當老到來,你我何以為安?康舒雅筆下的偏鄉高齡關懷書寫

當老到來,你我何以為安?康舒雅筆下的偏鄉高齡關懷書寫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在國家政策上也有如長照2.0等相關內容,但多數人們對於「老」這項議題,不僅多半存在著負面的印象,也可能未曾注意過老年問題,是複雜且存在許多情感與人性的糾葛。何以為安?怎樣對高齡者才是最好的作法?他們的想法又是什麼?

 

康舒雅作為一名關注地方社群與公共議題的研究學者,她將自身在彰化老家台西村的田調過程,透過精彩且細膩的文字書寫了一個個從年輕到老的故事,並以此探討偏鄉高齡者的生命內容,在刻畫中為你我鋪展出一條理解的途徑。

談到「老」,你我的印象是否僅停留在即將結束的人生與衰敗不堪的身軀印象呢?但其實,這只不過是人生階段的一個歷程,也是每個人必然會經歷的生命經驗,雖然在身心上可能不比年輕時期來得強盛,但卻也並未意味著即是全然的衰敗,而是與其他人生階段一樣,也有著多元的生命樣貌。

關注社會議題開始到關注空間 看見老化問題的連鎖影響

1994年出生的康舒雅,雖然是台北人,但五歲以前隨著祖父母在彰化台西村生活,彼此之間的關係十分親密,長大之後,每年寒暑假回到台西村,她自言「就像是回到自己的樂土」一樣。

在康舒雅出生之前,1991 年台塑在雲林縣麥寮鄉設立臺灣第六座輕油裂解廠,因為空污等環境問題,疑慮致使麥寮與台西等地村民罹癌率逐年攀高,爭訟至今仍然未歇。大學時期,康舒雅雖然就讀財務金融學系,但因為開始關注社會議題,繼而也開始關注自身家鄉的環境議題。

當時因緣際會下她到了苗栗苑裡參與反瘋車抗爭之後的社區計畫,也是在那段期間發現自己對於空間規劃、城鄉踏查有極大的興趣。在夥伴的鼓勵下,最後報考了與財務金融系截然不同的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我一開始就很明確地知道,我想要以社區參與或社區發展作為自己的研究主軸。而後來到荷蘭與英國就讀的學科,也都是有跡可循的過程。」康舒雅在畢業後來到荷蘭萊頓大學就讀襲產研究所,目前是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人類學的博士生,她說:「襲產研究與文化資產有關,人類學則強調長期的駐地田野觀察,這些都與我過往在城鄉所跟隨老師到各社區採訪、了解的研究計畫案,或基隆暖暖地區老城區的調查等有一定的關聯性,也是促使我後來就讀這些學科的遠因。」

對台西村村民而言,老化是這個地方社群在意的核心問題,也是他們一直持續性關注的議題。(攝影/涂豫新)

對台西村村民而言,老化是這個地方社群在意的核心問題,也是他們一直持續性關注的議題。(攝影/涂豫新)

在就讀城鄉所的期間,一次偶然的返鄉,讓康舒雅原本的研究主題繞了個大彎,並改變了研究的主題對象。原本康舒雅是想針對當時發生在台西村的環境議題進行研究,但是當她自己實際與村民接觸訪談時,卻發現「環境議題」對村民們而言,其實談論的興趣並不大,這或許是生命中的一項特殊事件,但卻並非是他們生命中「持續性關注」的議題。在研究過程中,康舒雅自問自己:「我還有更多能研究、探討的面向嗎?」

在這過程中,她思考自己或該去研究的,是這個地方社群最在意的根本核心問題。在拜訪村長與地方民代的互動中,她發現其實這些社會問題背後的根本原因,是村莊中的青年人口大量流失,而老年人口占比居高不下。

「老化」所帶來的連鎖問題,如產業、經濟與環境等,都與此脫離不了關係。也因此她為之撰寫了論文《以身立地:彰化縣台西村高齡者人地關係的形構與轉化》,並在這之後,以更為細膩的文字,出版了《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院埕中觸動自心的一幕 因而決心研究偏鄉高齡議題 

那是傍晚夕陽西落的時分。

在三合院的院埕中,康舒雅的阿嬤將曬於地上的玉米,彎下腰一根根抱於懷中,當康舒雅看見阿嬤得費力彎腰撿起的那剎那,心中滿是難以言喻的觸動,也是她第一次感覺到,時間之於年輕人與高齡者的差異作用,竟是如此之大。

透過自己的親人,以及台西村中的老年人們,康舒雅在田調過程中,看見了老化的現實,也看見了偏鄉的高齡困境。(輪椅上的樹仔。插畫/沈恩民)

透過自己的親人,以及台西村中的老年人們,康舒雅在田調過程中,看見了老化的現實,也看見了偏鄉的高齡困境。(輪椅上的樹仔。插畫/沈恩民)

這次印象深刻的內心觸動,加上先前的種種自我反思,康舒雅最終決定轉而研究「偏鄉高齡」的老化議題。據內政部與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資料顯示,台灣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並在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未來推估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持續提高,預估台灣的老年人口將在2039年突破30%,2070年更將高達43.6%。如此數據所顯示的人口問題,不只是台灣多數村落所面臨的情況,康舒雅所研究的台西村,也同樣有著相同的處境。

她笑著說:「由於台西村並不大,我當時便把地圖攤開來,標註出目前還有居住的人家,然後一家一戶去拜訪。」透過土法煉鋼的過程,她認識了米仔、寬仔等……村中的老人,這些人的生命經歷,或許與大時代下的風雲人物比起並不怎麼起眼,但在田調過程的互動中,康舒雅也從與他們相處的片段、瑣碎的訪談,看見不同時代下,這座邊陲村落裡的故事。

研究過程中,康舒雅發現:「老化」不僅與「勞動」相關,更是與「人際」、「照護」、「醫療」與「社交」等有著重要的交疊。在書中,她試著從高齡者的日常生活,乃至從整體性與歷史性的角度,剖析不同時代、政治、經濟與生活下的偏鄉高齡困境。

台灣現行雖然在政策上已經有長照2.0等相關規劃,但如果我們多數時候,僅是從單純的數字來理解,並將此認為是私領域的照護問題,且對「老」這個人生階段抱持著負面的印象,就會無法看見底下的生命困境,這項問題或將始終難以解決。

不同社會下的勞動價值觀差異 留在原鄉「安老」的根本原因

隨著工業與現代社會的到來,相對於農村社會的價值觀,「勞動」本質上雖然都是為了維持日常生活的費用,但另一層面,勞動卻又有著不同的生命意義。

台西村的老人們,很大一部分都是從事農業或漁業的作穡人(tsoh-sit-lâng,農人),在農村社會中,生兒育女本質上是為了勞動力的擴充與延續,也因此這些老人們從小時候便開始從事各樣的勞動事務,為家庭賺取生活費用。康舒雅對此解釋:「與工業、現代社會對於每天的生活可切割成勞動與非勞動的觀念不同,對農村社會的人而言,勞動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核心。『一直在做事』,是一生中理所當然的事情。」

勞動是農業社會的核心,也是人們一生中最理所當然的事情與價值。但這也成為了歷經現代社會洗禮的兒女們,不能理解為何高齡者在年老後持續勞動,不願離鄉的衝突原因。(圖片來源/康舒雅)

勞動是農業社會的核心,也是人們一生中最理所當然的事情與價值。但這也成為了歷經現代社會洗禮的兒女們,不能理解為何高齡者在年老後持續勞動,不願離鄉的衝突原因。(圖片來源/康舒雅)

另一方面,勞動本身也是他們社交的方式之一。在康舒雅的觀察裡,老人們告訴她除了忙農事以外,空閒的時間也會往其他城市或鄉村短暫遷徙,為生計賺取金錢的同時,也在無意中與自家村莊以及他方的人事物產生連結,人們就在這穿梭各地方的過程中,串聯起人際關係的網絡。而這些年輕時所建立的人脈關係,也自然成為年老以後仍持續維持的夥伴、朋友。

綜上所述,台西村的村民們大半輩子都以勞動作為生命的價值,他們年輕時務農、捕魚,且外出到各地打工,年老時無論身體好壞,多數都依然繼續從事原本的工作,他們的兒女,或許泰半抱持著困惑:「為何還要繼續工作?」、「為什麼不搬到大都市裡面居住?」

康舒雅認為這當中的道理很單純,留在原鄉、繼續原有的勞動,才能維持熟悉的日常過往、習慣的生活秩序與人際關係,在瑣碎且片段的勞動過程中,日常軌跡得以被落實,不會成為陌生的存在,在老年的時刻,才能夠真正地感到「安家」。

尊重高齡者的獨立性 從觀察到協助的看見與對待

「或許你曾聽過有人說:『照顧老人就像照顧小孩一樣。』這句話看似幽默、好笑,但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我們把高齡者當成是『無行為能力者』,可實際上他們是成熟的個體,反倒是我們應當去思考自己如何涉入他們的生活。」

在書中的台西村村民們所面臨的老年問題,其實在台灣各地家庭中,也或許有著類似的情況出現。康舒雅對此表示:「很多兒女其實可能只是週末兒女,他們並未觀察過自己的父母週一到週五、從早到晚的作息與安排。」由於未能理解高齡者的生活日常,或某種程度上可能忽略了他們其實並非等同於不能自主的個體,故兒女與父母間的衝突便由此而生。

康舒雅指出,如果要改善這樣的情況,應該先從觀察做起,了解高齡者整日的自我作息,再來應當要從尊重他們的安排出發,並從旁了解他們有哪些地方需要協助。

金錢收益雖是當地老人的動力來源,但勞動的產出回饋,是能夠持續日常生活的原因。這不僅證明自己仍具有生產力,也能獲得成就感。圖為台西村老人捕魚網的照片。(圖片來源/康舒雅)

金錢收益雖是當地老人的動力來源,但勞動的產出回饋,是能夠持續日常生活的原因。這不僅證明自己仍具有生產力,也能獲得成就感。圖為台西村老人捕魚網的照片。(圖片來源/康舒雅)

康舒雅以自身家庭的經歷為例,接續說道:「我阿公是一位習慣騎著機車,時常往外跑去顧自家田水的人,但後來因為出車禍受了傷,得拿助行器才能移動,但即使如此,他還是想要到田裡工作。在他身體可以的情況下,我們讓他繼續出去工作,只是就不讓他騎機車了,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沒辦法騎。」

當問到該怎樣看待高齡者時,康舒雅笑著說:「越平常越好。因為他就是一個人,人有不同的生命階段,並不是說老了就跟我們不一樣。」

集體性社區照護 讓老年時光充滿更多選擇

「老」這件事情,複雜且難以用單一的定義去概括,它也是一件整個社會中都必然會有的自然狀態;而普遍在台灣社會中,我們多數時候都是以單一家庭的角度去照護高齡者,並構思安養、安老的可能性,康舒雅則指出了「集體性的社區照護」,是當前台灣在面對老年高齡議題應當去著重的面向。

「在漢人的文化中,我們會認為『你要奉養自己的父母』,因此集體照護對於很多人而言,是一個十分新穎的概念。」康舒雅提出的集體性社區照護,並非單指身體機能的保養或照護,而是在高齡者還有自主思考、活動能力下,與人互動的這段生命過程,維持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際、參與公共生活,對於高齡者來說依然相當重要。

如果能夠在這個階段,透過集體的力量,提供各項資源,提供身心上的輔助與人際間的交流,並藉由各式各樣的活動來豐富高齡者的生活,讓他們能有更多的選擇,這段健康的時光將有可能得以延長,並減緩他們迅速面臨失智或失能的情況。

康舒雅認為,完善的集體社區照護,將能讓高齡者的生命過程有更多選擇。(攝影/涂豫新)

康舒雅認為,完善的集體社區照護,將能讓高齡者的生命過程有更多選擇。(攝影/涂豫新)

康舒雅在國外留學的經歷也觀察到,其實歐洲國家透過各類的活動,如藝術治療等方式,讓當地的高齡者在生活上能過得更為舒適。另外她也指出,在國外大學的志工計畫中,會有讓年輕人透過線上或線下的各式管道去陪伴老人,抑或以一對多的方式與老年人互動。這些內容雖然在實際層面上,若要實行,會面臨到經費或地理等現實限制,但她認為這仍然不失為台灣在針對高齡議題的借鏡可能。

雖然台灣現行的老化議題仍然有許多的問題須待克服,但康舒雅透過自身田調的經歷,並經由台西村村民人生的故事,從生到死的角度譜出了現下高齡議題在台灣的現實困境。而這份書寫,不僅勾勒出這座濱海村落的寫實樣態,也提供了作為兒女的你我,一個更為細膩且同理的角度,去面對、尊重家中高齡者的各種選擇。

當我們了解「他們」的需求時,同時也能看見面對高齡階段中會經歷的種種衝突與掙扎,而在旁的協助與同理心,將成為他們在人生最後階段的最強後盾。

這是康舒雅所想傳遞的書寫內容。

分享本文 /
請留言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