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在海浪之上 林宗範的牽亡歌之旅:工作坊傳承使命讓更多人看見

林宗範從事牽亡歌十餘年不遺餘力,為的就是希望將童年時對於這份傳統文化的感動,藉由自身傳承下去,並透過工作坊讓更多人看見牽亡歌在生死之中的功用與療癒意義。
「在工作坊中,我就像是重新再次學習牽亡歌一樣,有了許多不同的體悟。」從事牽亡歌十餘年的林宗範,自創立「風中燈牽亡歌團」以來,推廣牽亡歌不遺餘力,近年來更持續舉辦國內少有的牽亡歌學習工作坊,將邁入第四屆。對多數人來說,這是日常生活中鮮少被提起的禁忌話題,但對林宗範而言,卻是其生命中最為重要的人生使命。

 

生死的議題在現代人的成長教育中鮮少被慎重提及,林宗範則在日常之外,透過舉辦「牽亡歌工作坊」,期盼將這生死的儀式,讓更多人看見,並理解其意義。

推廣傳統的風中燈牽亡歌團

「一步送魂出大廳,亡魂你著慢慢行⋯⋯」

電子三弦的樂音,與時而高亢、低沉的念白、唱腔,在鄉里間劃破了寧靜。不遠處一組臨時搭建起的棚子裡,可看見莊嚴隆重的靈前,擺放著各式香花與祭品,懸掛著各類的輓聯。人們來來去去,時而顯露哀戚的神色。其中紅頭法師手持帝鐘,口吹龍角,身段與儀態威儀肅穆,而線香裊裊的煙氣,則在牽亡歌陣裡的一曲〈六步送〉,與法師溫柔的唱腔吟誦交織,緩緩消散於虛無之中。

牽亡歌是由紅頭法師與尪姨、老婆、小旦以及樂師所組成,在舞步、唸唱與樂音的交織下,透過神明與法力帶領亡魂與其家屬們,一同走完最後的人生之旅。

牽亡歌是由紅頭法師與尪姨、老婆、小旦以及樂師所組成,在舞步、唸唱與樂音的交織下,透過神明與法力帶領亡魂與其家屬們,一同走完最後的人生之旅。(許程睿攝)

這是臺灣傳統喪葬習俗中牽亡歌的一個儀式橋段,但現今對許多人而言,或許並不熟悉,在五、六十年前,卻是臺灣各地人們在親人離世後,為其舉辦的重要喪禮儀式之一,可是在現今的臺灣社會裡,卻已是十分少見。

不過,在台南後壁,有著一位善於製作臺灣傳統樂器,同時也致力於推廣牽亡歌的人——林宗範,他今年33歲,在高中時便師承自熟稔牽亡歌儀式的藝師陳松男與蔡福泉,並在2016年於雲林科技大學開設工作坊時,與當時的學生共同成立「風中燈牽亡歌團」,在民間協助喪家舉辦儀式外,並推廣這類的文化內涵持續至今。

意外插曲 造就工作坊課程的誕生

林宗範談起他對牽亡歌的感受與描述,彷彿就像一段禁忌且奇幻的旅程,小時候他家門口的道路,正好是村人們出殯時會經過的道路,因此每當有人出殯時,阿嬤總是會將門窗緊閉,不讓小孩們看到外頭經過的出殯隊伍,但年紀小小的他,在好奇心與疑惑的驅使下,總是趁大人們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從門窗縫看出去,他直言:「那種感受,很神秘奇特⋯⋯,有種很好聽的感受。」

牽亡歌隨著時代的演變,在服裝、儀式或人員配置上有了變化,但林宗範認為這變化要有其本源與脈絡,不能恣意增添且徒增噱頭,這是他不願看到的情況。

牽亡歌隨著時代的演變,在服裝、儀式或人員配置上有了變化,但林宗範認為這變化要有其本源與脈絡,不能恣意增添且徒增噱頭,這是他不願看到的情況。(許程睿攝)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對於牽亡歌的奇特感受,林宗範他在後來的人生路途上,選擇了牽亡歌這一習俗文化,作為自身一生懸命的方向;另一方面,為了挽救牽亡歌,並讓更多人能了解牽亡歌是什麼,林宗範便開始與友人合作舉辦牽亡歌工作坊,至今已經辦理至第三屆,反應熱烈且廣受好評,今年(2023)年末,更將再舉辦第四屆的工作坊,讓更多人能有機會認識牽亡歌。

其實工作坊之所以會創立的原因,是令林宗範哭笑不得的無奈回憶。過往有一次向政府單位申請登記為演藝團體的經驗中,曾經被政府承辦人員的一句給氣到:「你這個不行申請!牽亡歌是屬於殯葬的啦!你找錯地方了。」而身旁的友人們聽到後,也都一笑置之,直說就睜隻眼閉隻眼,讓外行領導內行吧!但林宗範並不想就算了,因為牽亡歌不僅僅是殯葬文化,它背後的文化與藝術價值,更是無比珍貴的。所以他便開始思考該如何將牽亡歌介紹,並推廣出去。於是乎,「牽亡歌工作坊」便在這個機緣下成立了。

不過成立工作坊並不是一件輕鬆事,除了從教材的編纂,與課程的準備需耗費許多精力與人力外,林宗範坦言,成立牽亡歌工作坊並沒有因此盈利,原因在於他想盡力將最原汁原味的牽亡歌完整呈現:「很多人辦工作坊都只是抱著玩玩的心態,甚至是純粹為了賺錢,為了吸引人潮,因而用新穎的花招吸引人來,這是不對的,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在我的牽亡歌課程中,以前我的老師是怎麼教給我的,我便會原原本本地教給學生。」

林宗範會親手製作牽亡歌中會用到的道具——法船,亡魂可藉登上法船,安然航向冥冥的來世。

林宗範會親手製作牽亡歌中會用到的道具——法船,亡魂可藉登上法船,安然航向冥冥的來世。(許程睿攝)

林宗範認為他成立牽亡歌工作坊的最主要目的有四:一、推廣牽亡歌給更多人認識,二、希望有緣人學到後能傳承或用新的方式轉化、三、希望將牽亡歌的完整內容與資訊透過課程讓人清楚知悉其整體樣貌、四、讓人理解牽亡歌在現代社會下的意義與功用。

借生死教育尋得解答放下不安

林宗範表示,多數的人們在面對死亡時,往往是不知所措的。在一般世俗的教育中,這類的內容更是不被提及的存在,但牽亡歌的存在,正好彌補了這部分的缺漏。在喪禮的場合中,林宗範的身份是紅頭法師,在課堂上,他則搖身一變成為了與學生互動的老師。

無論是擔任紅頭法師,亦或者老師,林宗範認為牽亡歌其實是一種讓人抒發情緒,並達到心理治療,走出悲傷陰霾的儀式。它透過紅頭法師的敘述與引導,讓人們得以了瞭解死後的世界是長怎樣的,同時也帶領活著的人與死去的亡魂,開啟一趟走向地府的人生旅途。

林宗範回想起在工作坊的課堂上,有好幾位學生紛紛向他表示,一直以來對於自己最愛的親人,死後到底去哪,總感到無比的困惑與焦慮,然而透過牽亡歌工作坊,才了解到親人們可能去了何方。他對此直言:「雖然牽亡歌中描述的場景與敘事風貌,可能是古代人虛構的,沒人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但在那個當下,活著的人找到了答案,而死去的人則在法師的牽引下度過重重的路關。」

在現今科技昌明的時代裡,科學的發達確實為人類解決了許多人生中的困難,但究竟人死了以後會去哪?會是怎樣的處境?這些科學難以解答的難題,卻可藉由牽亡歌,讓無論是在喪禮上,又或者工作坊的課程裡,令活著的人都得以找到一份解答,而自身心中的那塊憂慮的大石頭,也就此能安心放下。

林宗範打趣地笑著說:「牽亡歌就像是一場生前與臨終前後的死亡教育。」

如海浪之上 不同方式的再學習

在工作坊中,林宗範也並非是全然地輸出自身的知識與技術給學生,他更開心的是透過牽亡歌工作坊,竟然有了不同的心境與感受。

每一次的工作坊課程中,與學生們的互動,總是能讓他生起許多不同的感受與想法。這是因為學生們來自台灣各地,他們的生命背景也都有著截然不同的面貌,透過他們的提問、回饋以及生命經驗的故事分享,林宗範表示:「這對我而言,就是一種不同方式的再學習。」

不過,這一切雖然看似順遂,但事實上對多數的人而言,平日裡,生死議題往往諱莫如深,對自身的文化與信仰也並不夠十分理解,再加上這十多年來,喪葬文化的形式逐年在改變,許多過往傳統的儀式被視為繁瑣、老舊,取而代之的是充滿噱頭與聲光效果,卻可能未見文化脈絡與意義的空殼形式,漸漸地人們不再聘請牽亡歌來出陣,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在一切人力儀式從簡的情況下,詢問牽亡歌的人們更是越來越少,人們對於牽亡歌的印象也越來越模糊。該如何持危扶顛,將牽亡歌觸及到不同的人群,則成了他現下的困難考驗。

在牽亡歌過橋的儀式裡,林宗範藉由紅頭法師的身份,帶領一眾家屬與亡魂踏上金橋、銀橋與奈何橋,一同完成這趟奇幻且充滿情感的道別之旅。

在牽亡歌過橋的儀式裡,林宗範藉由紅頭法師的身份,帶領一眾家屬與亡魂踏上金橋、銀橋與奈何橋,一同完成這趟奇幻且充滿情感的道別之旅。(許程睿攝)

當問及自身是如何看待「文化」之於「牽亡歌」的時候,林宗範不假思索地便說:「做傳承文化這一途,就像是在海浪上一般,一波一波一直襲來,牽亡歌也是如此。或許哪一天,牽亡歌就會失傳了;但在此之前,我所能做到的,就是盡可能去做,去推廣。」此時他臉上的表情略帶嚴肅,但卻又有著幾分說不清的感慨無奈。對他而言,牽亡歌是其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人生使命之一,而透過工作坊,他得以看到了有別於過往的不同視角,並從中成長。

雖然這條路途看似艱難。但無論如何,在牽亡歌陣中,在工作坊課程中,他將會持續前行,誠如他所言的,他將會做到不能做為止,這是他對自我的要求與期許,也是他對生死流轉中,芸芸眾生的一份特有台式溫柔。

分享本文 /
請留言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