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中市副市長變身長照先鋒!林依瑩投入第一線 推動All In One計畫

林依瑩-長照-副市長
目前擔任「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理事主席的林依瑩,一直為台灣長照領域努力不懈,她輕聲細語,談及服務長輩與失能者,總是露出微笑,她在乎的始終只有這些需要幫助的人是否被妥善照護。

 

位於台中和平區達觀部落的「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這裡被媒體譽為大安溪畔的長照奇蹟,靈魂人物正風塵僕僕地向我走來,才參加完一位部落奶奶的葬禮。她是合作社主席林依瑩,也是第一線的照服員,而她擔任照服員之前的工作是台中市副市長。

「我就是很想照顧老人家,可能是因為我是鄉人小孩吧!老家在彰化福興,從小身邊都是老人。」林依瑩大學就讀於逢甲大學合作經濟暨社會事業經營學系,碩博士念的是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兩者結合,似乎毫無懸念促成現在的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

林依瑩-長照-副市長

林依瑩(左二)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時,與參與「不老騎士」計畫的宣傳及志工合影。(翻攝自「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粉絲專頁)

她在擔任弘道老人基金會執行長時,就因為推出「不老騎士」計畫受到關注—當時她帶著平均81歲的爺爺奶奶們,花了13天騎著摩托車環島,當時還拍成紀錄片《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那股熱血感動了不少人。

她說:「老人家不是只需要照顧、吃飽穿暖,而是要想辦法讓他們有事情做,感受到生命的價值。」這絕對是長期在第一線的人和老人家相處的人才能體會的。

卸任副市長 轉為第一線照服員

2016年,林依瑩被林佳龍延攬進台中市政府擔任副市長,但是兩年後由於林佳龍爭取連任失利,林依瑩也跟著失業。她到了隔天才想到:「咦?我失業了,那,我來考照服員證照,到第一線去看。這樣才能真正了解現場的需要,透過建立一個好模組,再與政策溝通。」

林依瑩-長照-副市長

林依瑩(右二)被林佳龍(左二)延攬擔任台中市副市長。(翻攝自「林佳龍」粉絲專頁)

離開公職這件事看似一個契機,讓她有機會擔任照服員,但也是她始終最想做的事。她把她理想的照顧模式稱為All In One(AIO)──透過整合資源、全時服務、居服共案等方式,建構人性化的長照。

取得照服員證照後,她也取得社工師與個案管理師的證照。但,為何選擇來到達觀部落開始?「我在市府任內的管轄中包括原住民實驗小學,當我來到達觀的博屋瑪小學參訪時,一來就愛上這裡,也因為贊同辦學理念,索性就全家遷居來這裡。」

真正深入部落之後,林依瑩看到部落這麼多老弱殘,長照資源卻如此稀缺,便決心在此地開始落實改善,也解決就業問題。

第一步是如何吸引照服員來此?必須有優渥的薪資條件。伯拉罕與照服員採分帳制,加上在長照政策下,原鄉補助兩成,一般來說一定有4萬的月薪,若願意多做,拿到5、6萬元不是問題。「我去照顧你的家人,你去照顧另外一家,有人來照顧我的家人,因此有穩定收入,又有彈性工時。」林依瑩設計的這個模式就是「共生」,吸引了部落青壯年紛紛回鄉投入照顧服務。

林依瑩-長照-副市長

伯拉罕推行「友雞」生活,讓長輩透過飼養母雞得到身心療癒,還能從雞蛋獲得蛋白質營養,並且透過販賣高品質的雞蛋,將善款投入部落。(沈英攝)

接著要做的就是建立照服工作的深度。「很多照服員把自己當作看護清潔工,很多人也對這個工作很輕蔑,我想改變大家這樣的想法。如何建立照服員這份工作的專業性,十分重要。」

林依瑩鼓勵他們去學抽痰、心肺復甦術、異物梗塞、止血、身心障礙、失智等專業領域技能與知識,有能力肩負起24小時居家服務。當對這份工作的專業領域越廣越深,照服員們就越有榮譽感,她說:「長照的幸福感取決於照服員的醫學知識。」

從這個層面去看,伯拉罕除了改善照護困境,還進一步肩負「培育人才」的目標。如此一來,重症與安寧病人才有返家的希望與機會,林依瑩說:「家就是最好的病房。」能落實這句話,要有多少人領域的專業人才協力。

雙大安計畫 改革城鄉長照制度

談到改革部落的長照,而城市的長照呢?都會區的長照一樣問題重重。2016年政府推出的「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政策(簡稱長照2.0),對比1.0,經費從50億跳升到現在的600億,服務從「時數制」改變為「項目制」。

項目制會出現的問題,主要在於各項服務,無法針對個人需求而有彈性規劃,例如居服員可以幫爺爺備餐,但爺爺的孫子回家了,卻沒辦法吃。或是陪病人回診,一趟路,病人好不容易出門,想順便去剪頭髮,卻不行。

另外,居服員的居家打掃服務,只能掃申請者的活動範圍,面對申請者問是否可以也把家門前走廊掃一掃,答案是不行,即便願意多付費也一樣。失能者、家屬或甚至整個家庭需要什麼?這必須整合照服員、醫師、護理師、治療師、社工師等專業服務者。

林依瑩-長照-副市長

林依瑩說話溫柔又和氣,但說到長照All In One,她的決心與執行力破表,那些別人眼中的不可能都被她一一克服。(沈英攝)

「很多人聽到伯拉罕的成功,都說那是部落才做得到,我要讓他們知道根本不是這樣,長照的本質其實是一樣的,只要有決心就做得到。」她說這句話的語氣,雖然淡雅但卻力道極大。所以她選定在台北大安區也推行All In One,把這兩個城鄉的長照推動稱為「雙大安計畫」。

林依瑩指出:「為什麼有服務,卻不到位?」她提到,一次開會,與會的長照機構CEO,大家相互詢問彼此家中是否有外籍看護,比例高達7成。「我們都是長照領域的,但也無法依賴現行長照模式。所以我很早就想推All In One,整合所需資源,建構照護所需能力的培養模式。」這也是前文提到的:透過建立一個好模組,再與政策溝通。

「不能只有我這裡可以做,要遍地開花。」她現在正積極投入成立於台中烏日的「照顧學校」教學中,培訓長照All In One的照顧設計師,讓長照服務不再是一口令一動作,而是融入生活的彈性規劃,且充滿人性。

其中就涉及新冠確診者的照顧,而談到疫情底下的長照,林依瑩也很坦率的說:「真正有需求的時候,很多長照單位卻停止服務。」一旦確診,居服者就不進去。

林依瑩-長照-副市長

林依瑩在部落像是大家的女兒,當地長者總是拉著她閒話家常,大家感受得到,她想讓有需要的人都得到最人性的照顧。(沈英攝)

林依瑩在擔任台中市副市長時,就試著推行「陪出院」的實驗計畫—從人在醫院端就開始派人規劃出院事宜,包含家中如何設計成適合長照的環境、如何回診等。「長照的起點是從出院開始。」短短幾個月的實驗案,讓原本插管的病患拔管,原本臥床的則下床走路,服務了兩百多個個案。

這次實驗的成功,讓林依瑩更有信心去推行長照All In One。她心中的長照,不只是「照顧」,而是找出個案的真正需求,將身體養好,回到如常生活,不再需要家屬長時間的看照,林依瑩說:「我們應該用24小時居服終結24小時的長照。」

沐浴在林依瑩溫柔卻堅毅的闡述中,問她接下來還有什麼計畫,她說自己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語重心長提到服務費用公自費混搭、包裹式服務等,都是應應少子化社會的迫切需要,而為了因應這樣的需求,她會持續到現場服務,參與照顧學校的課程推廣,希望有一天,台灣的照服員可以成為長照的指揮官,唯有如此,才能回應人民的真實需求。

分享本文 /
請留言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