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 22 年,高伊玲首度以《我家的事》入圍金馬獎女主角,片中她借精懷孕卻不慎流產的心碎演出令人動容,戲外無子嗣的她透露:「拍完那場戲,我在手術檯哭了半小時,和過去的自己和解了。」
高伊玲在《我家的事》飾演的母親「阿秋」,背負傳宗接代壓力,先生卻偏偏不孕、她就算借精也要為他生個孩子;現實生活中,她和設計師老公也曾為了懷孕努力多年,醫生告訴她:「我有一邊的輸卵管阻塞,沒有辦法用開刀解決,所以我懷孕機率比一般女生低了一半以上。」
一開始,夫妻倆都心想反正還年輕,就順其自然試試看,一路試了幾年成為高齡產婦,擔心再拖下去兩人的卵子、精子條件變差、生出來的小孩會身體不健康,毅然決定去做試管。
為能生出孩子 忍受打針的痛苦
那一年,高伊玲約 36、37 歲,「當我們決定要做試管的時候,心情是很期待的。」她忍受最害怕的打針:「我當時連續幾天晚上 8 點衝到朋友的店,請我的護理師乾妹妹幫忙打針,前三天她示範給我老公看,後面就讓我老公幫我打。」

那段期間,她的肚子因為打針而瘀青,更嚴重的是腹積水導致肚子脹大:「我的腹積水是脹到連走路都會喘,每走一步路,我的整個腹腔、骨盆腔都會痛。」連醫生看到都說:「你怎麼肚子脹這麼大還能去拍戲?」
從想要自然懷孕、嘗試做試管到決定放棄,高伊玲夫婦前後花了七、八年時間,只為了想要有個小孩:「我到 40 歲出頭就跟先生說我不想再試了,不管是試管或是期待自然懷孕的機會。」先生希望能再一起努力,高伊玲說:「那些針不是打在他身上,我身體的變化他沒辦法親身體驗,有一次我真的氣到跟他分房睡。」
「雖然婚姻跟家庭生活只有我們兩個人,可是我們的人生不是只有我們兩個人,還有很多人在關心我們。我告訴他,我沒有要放棄工作,碰到好戲還是會去拍、需要出外景還是要去,他才理解如果我真的懷孕有小孩,好像真的沒有辦法面對這麼大的生活改變,才覺得不要勉強。」
戲假情真 現實人生與角色的情感共振
回想做懷孕療程的那段期間,高伊玲心理上的衝擊是:「看到懷孕的女生或是
爸爸媽媽開心牽著孩子走在路上,我會感到不甘心。不是說科學可以掌控一切嗎?我都已經盡全力去配合了,為什麼別人辦得到我卻不可以?我沒有其他人可以怪,我只能對自己生氣。」

原以為這份「為什麼別人可以而我做不到」的怨懟,在她決定不生了之後就會放下,直到拍攝《我家的事》在手術檯上流產的那場戲,高伊玲才知道:「我以為的放下,其實都沒有。我在手術檯上,根本沒有人碰到我,我下半身也穿得好好的,只是蓋一塊布、假裝正在手術而已。當我躺著、看著上面那一盞燈,瞬間把我帶回當年的那些狀況,那些聲音又再度回到我的腦海裡。」
在《我家的事》片中,高伊玲飾演的妻子,答應戲中丈夫阿冬(藍葦華飾)要為他生一個孩子。「我答應替阿冬生一個孩子,卻沒有顧好,劇中人物的害怕、恐懼再加上我原本已經存在的憤怒,全部結合在一起,我的內心就爆炸了。」
她接著說:「拍完那場戲我在手術檯上哭了 30 分鐘,哭到停不下來、臉腫變形。我這才意識到當下崩掉的不只是阿秋的堅強,還有我高伊玲本人的堅強。多年來為什麼一再告訴自己沒有關係、過了就過了,而不是好好地痛哭一場?我欠缺的就是情緒的發洩,所以才會在手術檯上哭那麼久。」
這段與現實人生的聯動、彷彿互為照映的演出,感動了許多觀眾與台北電影獎的評審,讓高伊玲在 7 月率先拿下台北電影獎影后,也是她入行至今第一座演技獎項。對此她說:「嚇死了,我在看劇本的時候,都沒有覺得阿秋是女主角,她就是《我家的事》這個四段式電影裡的其中一個故事,只有在阿秋的段落中才是主角。」

她謙虛地表示:「所以不管是台北電影節得獎或者入圍金馬獎,我都認為應該是戲份看起來比較多的關係吧!」直到許多觀眾在看完電影後說:「母親在自己的生命中,明明是顯而易見的存在,但又最常被忽略。」高伊玲說:「我聽了這些話覺得很感動,如果是這樣子看的話,媽媽都是我們生命當中的第一女主角。」
北影封后機會變多 演戲主持可並行
大學時開始拍廣告,最高紀錄一年有 17 支廣告產量。後來成為行腳節目主持人,跟著八大電視的《世界正美麗》節目,全球走透透出外景;她住過一晚 1.5 萬美金的高級 Villa,也體驗過一晚三塊美金的陋室,甚至吃過難以再回味的牛屎料理⋯⋯高伊玲把過往的每一步都當作養分:「主持是一個很棒的工作,讓我接觸到更多的人,與不同的人相處、觀察他們的生活,都變成我在表演時的能量與資料庫。」
如今已在北影封后,並且入圍金馬獎女主角,高伊玲仍以當個「永遠的配角」為職志:「當我開始認真的想要做好演員這份工作的時候,市場上已經沒有那麼多以我這個年紀的人當主角的故事。既然沒有機會演到主角,我就當一個亮眼、稱職的綠葉去襯托紅花吧,我很 enjoy 這種感覺,每次看到成品出來,主角的戲很好看、大家的表演很整齊,我就覺得很滿足。」

《我家的事》讓默默耕耘的高伊玲終於被看見:「承蒙大家的抬愛,工作機會變多了。雖然大部分還是找我演媽媽,但是不一樣類型的媽媽,我覺得滿好的。還有一個角色不是演媽媽,很厲害喔。」
是否會再接主持棒、出外景呢?「當然可以啊!如果有機會再接,我應該不會像以前的那個我,急著填空,會把節奏放慢一點、多一些留白,靜靜地觀察他人,聽對方講更多的話,我覺得演戲、主持節目我是可以兩者並行的。」
高伊玲的舞臺人生正美麗,期待她和每一個角色一起走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