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晨出道未久,即以《飛躍情海》入圍第 40 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儘管沒能擒馬得后,其演技已受到肯定。相隔 22 年後,再次以《深度安靜》入圍 2025 年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項,睽違多年的影后角逐,她不覺得這樣的等待太過漫長,反而是各方面水到渠成的結果,「導演帶領我的方式、以及我接演當下的情緒彼此結合,玩出火花。」
等待金馬獎影后的加冠之際,她分別在 2008 年以《惡作劇 2 吻》、2012 年以《我可能不會愛你》兩齣戲劇節目,拿下電視金鐘獎影后殊榮。而《深度安靜》獲得金馬獎的提名,是肯定她跳脫過往在偶像劇、商業片的表演框架,「這些年來在不同的類型作品中演出、戲外前往英國念書、結婚、成為母親等經歷,很多戲裡戲外狀況的綜合,才有辦法將沈可尚導演心中的角色概念給激發與表現出來。」
經過審慎考慮,才點頭接演角色

《深度安靜》是紀錄片導演沈可尚首度跨足劇情長片的作品,探討現代家庭與親密關係中潛藏的情感壓力與心理矛盾,由林依晨、張孝全和金士傑領銜主演。複雜角色的內心衝突,是林依晨和導演深層對話後的自我挑戰,「導演跟我說了故事大綱,我起初很怕自己會因為接演這角色,過度認真,而有所謂的『共情』情緒反應。反覆思考了二、三個月後,導演一句『我想訴說的故事,仍想要由妳來詮釋』,他的說服力太強,打動了我。」
「我說服自己,這是一個極小眾的故事,如果沒幫他們訴說,會被淹沒其中,是需要有人替他們發聲。」林依晨反思後,決定給自己一次新的挑戰,也是同為電影人的彼此相知相惜。片中,林依晨詮釋深陷心理困境的妻子,在壓抑與崩潰之間遊走,演出令人屏息,她對戲求好心切,卻感壓力重重,「角色有太多回憶性,在清醒、回憶之間交錯,與張孝全和金士傑兩人,產生情緒互相影響和牽引的激盪。」這樣的角色和情境都是無比的沉重。
拍攝期間,林依晨有感戲路和角色的沉重,經常眉頭緊鎖,金士傑見狀後給出經驗談:「他對我說,這部戲絕對不能沉重,還要我『眉頭鬆開』。」前輩的忠告,為林依晨注入更多的演技強心針。「金老師用他的方式告訴我,上戲下戲可以快速切換。」拍片一個多月,林依晨因《深度安靜》蓄養了更多的演戲養分,體會出即便是沉重的角色,也應在演出之際保有幽默感,那是演技功力的大躍進,她深深有感:「每一位入圍的對手,都有他們精彩的演出,對我來說,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對手,自我挑戰成功才可以交出不同的表演方式。」
從演員到監製的心情轉換

林依晨角逐金馬獎影后寶座,她首度擔任監製、參與演出的《失明》,飾演兒子的演員劉敬也入圍了本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這是她與私交 25 年的周美豫導演的情義相挺,更是對新秀的愛護之情。「劉敬靈活、真誠,希望他可以拿下這座獎。我當年曾經錯失這個獎,我知道那種感覺。畢竟,其他獎項還有機會再次入圍甚至拿獎,新演員獎一生只能拿一次。」
對林依晨來說,擔任監製是她的新嘗試,「監製感覺比較像是做前期的工作,很多事情必須親力親為,四天跑了十個單位,爭取各單位的補助款,到了拍片現場又像是保母,戲裡戲外都要照顧到。」正如接演《深度安靜》的心情,《失明》的題材觸及同志以及老少配情節,林依晨一本初衷,替特定且小眾的人物發聲,用劇情告訴社會大眾,在真實社會中所存在的議題,是需要被重視的。
身為母親是最辛苦也最重要的工作

每一部片的殺青完成,她用演技催生了作品,現實生活中她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面對日常生活,林依晨說:「超累、但超充實!得到很多戲劇之外的肯定。」
她笑說,每一個正確習慣的養成都是經歷上百次的練習和教育而成,林依晨以快 4 歲的女兒舉例,光是刷牙動作,就是她與女兒每天親密的互動,一次又一次鼓勵她、告訴她刷得很好,「情感和習慣就像是存摺,要有經常性的互動,才會看出效果。」
她更從中領悟了親子學,「我教育孩子、孩子也教我要放下執著,他們有他們會變成的樣子,他們的敏感和純真,會點醒我,甚至療癒我。就像是餵他們吃飯時,會對我說『媽媽,我很愛妳』,那一刻,心都軟了。」育兒如她,笑稱是「超級境界的挑戰」。
突破過往角色,拓寬表演廣度

入行 23 年來,林依晨的演藝事業橫跨戲劇、電影、唱片、舞臺劇等領域,她各有所長,但相較之下還是更喜歡參與電視或電影的演出,「給我足夠的篇幅去講故事,就更容易接觸到更廣大的受眾。」因為如此,她試著在扮演觀眾熟悉的角色之外,接演一些不同於「都會高級知識女子」角色外的新體驗。
如奇女子角色或是歷史傳記的主角,「經典歷史女性角色不好演,已有太多前輩詮釋過,如何演出與他們不同的風格,充滿挑戰。」又如演出狼公主或女版泰山,也是一種新挑戰,「我上過表演課,對動物的衝動性充滿好奇,如果是我演的話,又該怎麼傳神的表現出來?」當然,和「高知女」反差大的農村婦女,林依晨覺得這又是一種迥異於以往的表現,「突破過往角色的任何一種嘗試,都是演技的自我挑戰。」
林依晨用在螢幕表演的刺激性,來平衡現實生活中喜歡平淡過日的個性,就如同她在《深度安靜》中的沉重角色、為她贏得金馬獎影后的入圍門票;或是在《失明》一片,既是監製也是演員的雙重身分,都是她的初體驗。
問她期盼得獎嗎?是否有信心?林依晨淡定卻也堅定地說:「得獎是一定想的,但還是得看當屆評審的喜好。」叩關角逐金馬獎影后,林依晨體內蘊含了 22 年的人生經歷和演技功力,在最好的狀況下演出,也等待最終的開花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