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 10 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會舉行臺灣同志遊行(Taiwan LGBT+ Pride),從最初的兩千人參與,到 2020 年已經超過十萬人走上街頭,成為東亞地區最大的同志驕傲遊行。

來到 2025 年末,你認為我們已經身處在能理解 LGBTQIA+(注)、可以徹底接受並擁抱多元性別的社會及氛圍了嗎?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有些人已經找到能安身立命的方式、有些人還處在不敢揭露性傾向,擔心無法被社會接受,或者長年跟家人發生衝突,被至親排斥乃至於情緒陷入憂鬱,各種矛盾及拉扯的階段。

注:其字母分別代表女同性戀(L)、男同性戀(G)、雙性戀(B)、跨性別(T)、酷兒或疑性戀(Q)、雙性人(I)和無性戀(A)。 最後的「+」則代表其他性少數群體,如泛性戀者。(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我們真的已經理解多元性別嗎?

身為異性戀者的我,從小沒有這樣艱難的考驗,然而在屢屢聽到周遭長輩的否定聲浪,抑或是看到有些人對彩虹族群投以厭惡的眼光、視為異類的傾向,不由得為他們感到不平與心疼。

許多對立都來自於不了解,還有非我族類的恐懼和排斥。當更多人對於性的本質能有擴展性的理解,相信我們的社會也更有愛,做為家人、手足及朋友也能更懂得怎麼互動,才不會相愛相殺,造成關係不可彌補的裂痕,也釀成一生的遺憾。

當至愛差點逝去,終於喚醒愛與勇氣

圖片來源/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

2022 年新冠疫情開始降溫,我飛往澳洲雪梨參加 Ashtanga Yoga Workshop,同時展開第一次到南半球旅行。那次旅行讓我印象極為深刻,因為我遇到了一個將愛轉化為具體行動的生命故事,我入住的是靠近雪梨中央商業(CBD)的酒店,服務我的范經理不只能說華語,就連台語也沒問題,原來是臺灣人,瞬間讓我遠程飛來的身心緊繃感大幅度降低,溝通變得容易,也讓我感到安心與放鬆。

沒想到幾次經過櫃檯時,順道聊起天,這才知道他是新竹人,來澳洲工作快要十年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長相親切,讓人特別沒有防備,聊著聊著就說到他因為同志的傾向,所以待在雪梨比較自在,不像臺灣在更傳統保守的地區,仍有視同志為有問題的社會氛圍,而且他的父母親也相當地排斥及不諒解。

然而,有次他半夜突然身體極度不適,發起高燒,人在臺灣的媽媽心急如焚,恨不得當下飛去澳洲,偏偏遠水救不了近火。幸好有他的同性伴侶趕緊將他送去醫院急診,並且在伴侶的陪伴與妥善照顧後,終於恢復健康,也撿回一條命。

這件事大大撼動了范經理母親的心,接受了身為同志的兒子,還大氣地對他說,「親戚那邊我處理,你不用管。」如今,他也和伴侶結婚四年了。我在櫃檯聽著,不知不覺眼眶泛紅,差點忘了我正要離開酒店,準備去有最美百貨之稱的維多利亞女王大廈(Queensland Victory Building)逛街及享受美食。

不只如此,多年前我的同志好友 André 將他的愛書《台北爸爸,紐約媽媽》送給我。還記得我在臺北車站的星巴克讀到淚流不止,作者陳俊志也是同志,誠實自剖其生命故事,並寫出「家庭會傷人」的真實。讓我一再看到最親的人往往能夠傷你最深。

而這樣的痛楚也在提醒著我們:如果只用一世的角度來理解眼前關係,那麼生命會讓人感到難解乃至於無解,只會打上一個又一個死結,推薦大家閱讀《輪迴兩千年的命定之旅》,看懂生命中的緣分與課題。

同性戀傾向,都是自然的性表現

圖片來源/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

我心中探討愛與性的巨著《心靈的本質》(The nature of the psyche),對於同性戀、雙性戀的本質有相當精闢的論述,其中好幾段話都讓我畫下重點線,像是「你們所認為的女同性戀或男同性戀的活動,在生物學或心理學上來說,是十分自然的性表現……與異性戀都是人的雙性本質之合理表現。」

還有,「在人一生的自然生物性流程上,有不同強度的各種時期。在其中,愛及其表達會波動變化,且傾向於不同的方向,這當中也有很重要的個人變奏。可是,這些自然的韻律很少被觀察到。」

以及「愛,意含忠實,它意含承諾。對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一樣適用」、「男人特別被教導把愛和性分開……產生一種撕開他心靈的精神分裂情況(schizophrenic condition)」這些觀點不只讓我腦洞大開、耳目一新,也徹底打破從小到大傳統社會文化灌輸給我的性別刻板印象及觀念,尤其點出性傾向與強度是會變化的

在我大學的時候,就有女同學跟我傾訴,曾經只喜歡男生的她後來開始喜歡女生了,倒也不是完全排斥異性,而是變成雙性戀。一開始她也覺得自己很奇怪,但最後她決定尊重自己的感受。當年的我只是傾聽者,沒想到多年後讀到這些靈性資料時,才知道這再自然不過了,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變奏

《心靈的本質》也提到「在人口過剩的時代,所謂男同性戀和女同性戀的傾向會浮上檯面」。其中的奧祕,就請大家找出這本書來細細研究了。我們社會的問題在於過度強調性別認同的重要,把每個人的身分、價值及未來發展方向完全維繫在女性或男性的身分認同上,明明朗朗上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這句話,但事實上卻是將人粗糙得區分成只有男性或女性兩大類而不自覺,不僅限制自身的潛能與發展,也讓彩虹族群沒有自由呼吸、勇敢做自己、輕鬆成為自己的空間。

理解愛與性的本質,接納身邊的彩虹族群

圖片來源/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

當我們能夠真正理解愛與性的本質,就能發自內心接納身邊的彩虹族群,無論他是你的家人、同事還是朋友。相處的時候沒有任何隔閡,因為你已經明白同性戀、雙性戀、無性戀……都是相當自然的性傾向,只是當多數人都不懂的時候,就會因循狹隘、有限的理解,還有傳統社會的氛圍等,這些都會讓人心生恐懼及抗拒。尤其,當家裡有彩虹寶寶時,身為家人的我們要能辨識及正確理解,而不是將這些線索當成異樣,或必須去尋求醫生加以改變的症狀。

持續擴展正知見,真正理解性的本質,就能產生更多的愛,還有無畏的力量,也能溫柔地接住別人,即使他「看起來」跟我們不一樣,但其實都一樣,都是來到人世間學習愛,懂得愛,也化身為愛的力量。

◆延伸閱讀:你的情緒壓抑指數有多高?——透過壓力測試了解自己,活好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