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在泰國舉辦的「全球先生」(Mister Global)男子選美比賽,代表臺灣出賽的戴凱文,以深邃立體的五官、穩健自信的談吐,成為舞臺上的耀眼明星,一舉奪下第四名佳績。父親來自臺灣,母親是巴拉圭人,在巴西聖保羅長大的戴凱文,幼時從未踏足過父親的故鄉,對臺灣的認識,來自阿媽口中的故事,以及她烹煮的臺灣食物。

戴凱文的祖父母原居於雲林,在 70 年代舉家移民到巴西生活,背後原因眾說紛紜,其中一個版本是祖父聽朋友談起巴西的經濟起飛,商機大好,放下原有的養豬事業,帶著全家移居異鄉尋求突破。然而,這個擁抱移民夢的家庭卻對異國婚姻持反對意見,戴凱文的父親戀上來自巴拉圭的母親,由於祖父母不接受這段愛情,身懷六甲的母親只能先返回巴拉圭,由娘家照顧,直到戴凱文出生後,一家人才回到巴西定居。

儘管家中曾歷經文化與婚姻上的衝突,但戴凱文在成長過程中,仍深受祖父母的教育影響。他的阿公從小接受日式教育,性格拘謹嚴肅。阿公曾告誡他:「要懂得做人。」阿公口中的做人,不光是要懂得做面子,更是在與熟悉或陌生人相處時,都要當一個善良的好人。戴凱文認為這是阿公對身為臺灣人的驕傲和自尊。

阿媽是戴凱文與臺灣之間的重要橋梁,使他從小就對臺灣抱有一分特殊的情感。(圖片來源/戴凱文)
阿媽是戴凱文與臺灣之間的重要橋梁,使他從小就對臺灣抱有一分特殊的情感。(圖片來源/戴凱文)

不同於嚴肅的阿公,阿媽的個性樂觀、開朗又熱愛唱歌。在戴凱文的成長歲月中,阿媽教他講臺語、分享臺灣生活的趣事、煮臺灣菜給他吃,還要戴凱文學習曬菜脯。他說:「我阿媽一定是把我當臺灣囡仔(gín-á),而不只是巴西人,才會一直教我講臺語。」隨著時間堆疊,阿媽對臺灣的思念與情感,在戴凱文的心中悄悄埋下「返鄉」的種子。

世代相傳的家族冒險基因

身分的認同與追尋,會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逐步完成。戴凱文畢業於巴西聖保羅大學(Universidade de São Paulo)的物理治療系,就學期間曾前往中國讀書二年:第一年在語言學校學習中文、第二年申請上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部研習中醫。

為何會去留學?他笑說,當時有很多同學選擇出國留學,出於競爭心態,他也決定外出闖蕩。選擇研習中醫,除了興趣,也有一分私心:「如果我去學中醫,好像會給家人帶來一種榮譽感。」戴凱文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取得證書後,回到聖保羅大學繼續完成學業。畢業後,在巴西開設中醫診所。結合中西醫背景與專業技術,診所漸漸吸引許多慕名而來的病人。

然而,他卻常感覺心裡空了一塊。阿媽過世後,想要回臺灣尋根的心情變得越來越強烈,難以抑制,促使他做出重大決定——關閉只開業三個月的中醫診所,移居到臺灣。「我雖然有一隻腳在巴西,也有一隻腳在臺灣。我想要讓自己正式成為臺灣人。」前後花了八年時間才讀完大學、取得證照、開設診所,卻在三個月後毅然拋下一切搬回臺灣發展。戴凱文的父母親為此感到錯愕,極力勸他留在巴西,他笑說,自己是個叛逆的孩子,父母親越是阻止,他越想逃離:「我想說,好吧,既然我這麼想要拿到臺灣身分證,那就去吧。可能當時的我對自己太有自信,覺得自己去到什麼地方都可以找到一個出口吧。」

阿媽過世是戴凱文離開巴西來臺生活的重大契機。(圖片來源/戴凱文)
阿媽過世是戴凱文離開巴西來臺生活的重大契機。(圖片來源/戴凱文)

每個人的家族史,常會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在不同世代之間輪迴重生。戴凱文的祖父母在 70 年代放下臺灣的生活舉家移民到巴西、他的父親為了追愛,曾經跟家人有過一段關係緊繃的陣痛期。沒想到多年後,這家人叛逆又富冒險精神的基因,也傳承到了戴凱文的身上。儘管父母反對兒子回去臺灣生活,他仍堅持走自己的路,踏上了和祖父母相似的道路。

「我」是巴西人,也是臺灣人!

由於父親是臺灣人,海外出生的戴凱文依然能取得臺灣護照與居留證,但仍欠缺一紙身分證,無法在臺灣設立戶籍,不能享有政府給予國民的福利。為能申請到身分證,戴凱文得先在臺灣定居滿一年,期間不得離境。而年紀未滿 36 歲的男性,必須入伍一年,完成國民義務。

就算關卡困難重重,卻依然不影響戴凱文的決心,在 2019 年底,他獨自來臺並入伍當兵。無奈 2020 年碰到新冠疫情,社交距離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來到新環境的他備感孤單與寂寞。退伍後,戴凱文因帥氣的外表在朋友的引薦下成為模特兒。從未有過相關經驗的戴凱文,以一張西方臉孔說著一口流利臺語的形象,受到臺灣綜藝節目的青睞,開始參加一些談話性節目的錄影。

多元文化的家庭背景,讓戴凱文的國族認同具有國際視野。(圖片來源/戴凱文)
多元文化的家庭背景,讓戴凱文的國族認同具有國際視野。(圖片來源/戴凱文)

戴凱文表示,這類型節目能讓臺灣大眾認識不同國家的風俗民情,是一個很好的文化交流平臺。但他也注意到,談話節目的選材越來越狹隘,逐漸淪為各種刻板印象的討論。他失落地說:「我討厭用以偏概全的方式談論巴西,我不想讓大家誤以為巴西只有嘉年華或大胸脯的女性。」對於節目內容的欠缺共鳴,加上演藝事業不見突破,他感到萬分氣餒,遂決定轉往泰國發展。

「在所有的亞洲國家中,泰國的氛圍和情調最接近巴西。」泰國有著戴凱文熟悉親切的南美氛圍,無奈泰國的娛樂圈同樣競爭激烈,他曾有長達三個月的時間,只接到一份工作的窘境。直到 2023 年,幸運之神才終於降臨,第九屆全球先生男子選美比賽在泰國的 Maha Sarakham 舉行,能說多國語言的戴凱文,以多元的文化內涵和帥氣的外表雀屏中選,代表臺灣參賽。

「比賽之前,我從沒想像過自己會只穿著內褲出現在大眾面前,那對我來說近乎裸體。」他靦腆地說。克服對於展現身材的不自在感後,戴凱文散發出更多自信,加上穩重的臺風,讓他一路過關斬將,最終獲得第四名,這是臺灣參加全球先生選秀比賽的最佳成績。

現在的臺灣人為何還在計較血統的純正性?

獲得全球先生第四名的殊榮後,透過新聞報導讓更多的臺灣人認識到戴凱文。然而,有部分的臺灣網友對於他的身分提出質疑。有人說他是混血兒,不該代表臺灣;也有人指責他背叛巴西等。這些言論令他感到困惑,思索著:什麼才是純正的臺灣人?

全球先生比賽讓戴凱文被更多臺灣人所認識,但他的出身與背景,也成為被討論的話題。(圖片來源/戴凱文)
全球先生比賽讓戴凱文被更多臺灣人所認識,但他的出身與背景,也成為被討論的話題。(圖片來源/戴凱文)

隨著新住民在臺灣的人口數量日漸龐大,臺灣早已邁入多元族群社會,不該再用外貌和血統來辨別誰才是真正的臺灣人。為此,性格坦率、有話直說的他,特地發了一則全臺語發音的影片,秀出個人身分證,反擊酸民的批評。

戴凱文的影片獲得廣大迴響,鋪下他返臺發展的契機,他解釋道:「臺灣有很多從東南亞來的移民,這些在臺灣出生的孩子都是臺灣人,他們在這裡長大、學習臺灣的文化、語言,他們就是臺灣人,即便他們的血統是來自印尼或其他東南亞國家。就像我一樣,我有一半血統不是來自臺灣,但我自認是正港(tsiànn-káng)的臺灣人!」這也讓他在 2024 年獲邀擔任總統就職典禮的國宴主持人之一。

戴凱文笑說:「收到承辦單位發來的訊息時,我還以為遇到詐騙。」接下如此重大的國家級活動,讓他感到既緊張又興奮。「我接到這份工作後,花了非常多的功夫做準備,期待能有好的表現。直到現在,我都還在學習怎麼成為一個更好的主持人。」

期許臺灣能用更寬廣的心接納每一個在這片土地生活的族群

從 2019 年回臺灣爭取身分證、服兵役、碰到疫情、演藝事業受挫、前往泰國發展又重返臺灣,這段艱辛的旅程在過去兩年出現轉機,他也在臺灣慢慢紮下穩固的根基。今(2025)年初,戴凱文特地安排一趟家族旅行,讓超過半世紀不曾回到臺灣的父親,重新踏上故鄉的土地。

事實上,戴凱文的父親從未跟孩子們說過為何離鄉,這些年來,從沒有想過要回臺灣拜訪親友,雖然他與阿媽的感情深厚,卻也沒問過阿媽在巴西生活後,是否過得習慣、是否過得開心。有些事或許永遠都無法得到解答,但有些答案,例如:我是誰。在戴凱文的心中,倒是隨著年紀增長而變得清晰。

對於怎樣才算是臺灣人?戴凱文有他獨到的見解,並期待臺灣社會能超越血統與外貌的界線,用更廣闊的心接納所有在這塊土地生活的人民。(攝影/葉仁琛)
對於怎樣才算是臺灣人?戴凱文有他獨到的見解,並期待臺灣社會能超越血統與外貌的界線,用更廣闊的心接納所有在這塊土地生活的人民。(攝影/葉仁琛)

「其實現在有人喊我老外,我還是會有一點不開心。」戴凱文不喜歡人們用他的外貌來定義他的身分、也不喜歡一開口講臺語,人家就說他是臺灣人。他認為外貌和語言,不該是身分認定的主要標準。

「一部分的我屬於巴西,一部分的我屬於臺灣。我對人事物的看法、觀念,都是阿公阿媽教給我的,透過他們的教育,我對臺灣才有如此強烈的共鳴和認同感。除了我對這片土地的認同外,我也符合臺灣法律的所有條件,我有身分證、當過兵、我要繳稅,就跟所有人一樣。我——就是臺灣人。」

面對未來,戴凱文充滿期待,除了想要從更多面向去拓展他的表演事業,也盼能用自身微薄的影響力,改善臺灣內部的一些問題。「願未來的臺灣可以用更為包容的心去接受更多不同國家的移民,呈現出我們的人情味與友善,成為一個真正友善的國家!」

◆延伸閱讀:從小看父母上演「武俠片」 威廉升格人父:只要兒子知道我愛他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