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當台灣疫情升上三級警戒,台北市萬華南機場社區「地表最強里長」方荷生成為焦點,不僅是他以18年前抗SARS經驗守護整個忠勤里、還日日送餐到疫情熱區萬華;更因為他建立的兒童照顧生態圈與剩食模式照顧到全台弱勢。到底他如何做到?兒時經驗如何影響他?又怎麼將一個里的服務擴展到全台灣?
一大早,陽光照耀朝氣滿滿的「樂活園地」中庭,耳掛式麥克風的老師面前,擠滿著拿著球的老先生老太太們,學習各種運動姿勢。
方荷生忙進忙出,電話接不停。他進到園地裡的「愛心廚房」,看今日菜色,大鍋裡正在炒著素食雜燴,是廟方拿來的剩食。不一會兒,佳餚出爐,裝進準備分送給長者的午餐便當盒裡。
方荷生從民國87年開始成為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里長。第一次選里長前那段時間,他出了車禍,在家休息,許多老人要填寫中低收入戶老人津貼,他協助填資料,陳水扁和黃大洲在競選的時期,國民黨派他選忠勤里。這一做,就是23年。
母親早逝 感念社區長輩之恩
「是社區長輩讓我得以長大」方荷生說。
因為母親早逝,家裡五個兄弟頓失照顧者,最艱困的時期,街坊長輩伸手協助,才能撐起一個家。「媽媽不在了,什麼都得自己來。」他說,回憶裡小時在街邊「煮煤球」煮失敗,鄰居就會捎來飯菜。
這一份感恩之情,使方荷生走上社區服務這條路;如今他年過花甲,仍堅持不懈。
里長的日常除了服務,還有接不完的電話(蔣金攝)
就讀松山高商時,每天下課他得趕回家,用大鍋煮飯,再盛進大碗公,一碗白飯淋醬汁,就是非常美味的一餐。而家裡飯桌上,總是有十幾、二十個人,不只有兄弟,還有其他被父親邀請回家的孩子與鄰居。
父親好善樂施的性格,方荷生從小耳濡目染。父親每次買橘子回家,總是拿個大竹簍裝,因為他除了給家裡的孩子,還要給社區的孩子。甚至社區的孩子們,都叫他父親「老杯」(台語的爸爸)。
日子再苦,不若當時許多人將孩子「送養」,單親父即使兼許多份工,也要堅持扛住六口之家,使五兄弟之間感情都非常好。
新手里長遍及老幼的全面服務
剛當上里長時,方荷生沒有經驗,不知道里長該怎麼做。不顧過去「里長就是樁腳加上服務」的刻板印象,方荷生就是對服務有興趣,不過剛開始只是爭取路燈、滅火器等硬體設施,直到他開始瞭解社區的需求。
方荷生說,至今所有的工作,一切驅動力都是「看見需求」。
「當有長輩在家中逝世,我聞到那個味道,那是一輩子都忘不了的」方荷生說,在區內看見許多獨居老人的生活景象,十分不忍。忠勤里是南機場夜市所在地,雖屬於中正區,但也是萬華的一部分,更是全台北市最窮困的所在,許多老貧弱的問題都發生在此。
因此,方荷生也很常送長者去和平醫院就醫,長久下來,他不想要只當接送者,就問和平醫院的醫護人員,他可以怎麼進一步幫助改善長者健康。
他了解到,長者要健康,首先餐食要顧。長者經濟窘因又缺乏人照顧,因此,他從民國90年,開始送出第一個便當,服務也就此不停歇。
而後9至12年間,他分別建立「長者樂活園地」和「食物銀行」,完整「送、供、共」的模式—從送便當到長者家中,到讓長者來領便當,再到讓長者一起坐下來共餐。
採訪這天,正巧有企業的慈善基金會到方荷生的忠勤里舉辦長者活動。(蔣金攝)
照顧完老的,要照顧小的。照顧幼小的初衷,也是源自方荷生小時候的回憶。
「拾無用、養有用,拾廢物、養人物。」王貫英這一句話,成為方荷生的信念。
30年前,王貫英老先生,被當時的媒體稱作「現代武訓」。武訓是清朝的民平教育家,行乞興學,受人景仰。而王貫英先生當年騎著自行車,穿梭街巷撿拾破爛賣錢,要購書給小朋友讀,成為眾人皆知的傳奇故事。
那時還是孩子的方荷生,深受他的照顧。方荷生從小時就喜歡讀書,相信閱讀的力量,也是受到王貫英的啟發,他立志將社區的圖書系統建立起來。為了這個心願,方荷生還特地去到王貫英先生位於金寶山的墓前,和他說自己即將成立社區圖書館,他更將汀州分館命名為「王貫英紀念圖書館」。
這個空間,不只是書而已。更大的意義是給新移民、弱勢、單親家庭,那些缺乏家長照顧的孩子們,補足缺失的家庭功能。「我自己從小得到很多書,我也希望這些孩子在困難的時候得到幫助」方荷生說,「閱讀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
而在自己的社區中,方荷生為孩子們從國小二年級到中學習階段,設立課輔空間,專門聘請老師來教課,結合台北市圖書資源的「借還書工作坊」,閉館時間也晚於市立圖書館,父母下班還能來借還書。
南機場借還書工作坊.(蔣金攝)
曾有位家暴家庭的孩子,不想上學,方荷生讓他待在社區圖書館,這位孩子因為認識社區裡同齡孩子,不只願意回到校園,也因為培養出了閱讀習慣,在日後的求學路上,展現了優秀的作文能力。
此外,社區也有許多街頭遊蕩少年,方荷生開了「書屋花甲」咖啡廳,讓少輔會轉介的列管少年們,學習作咖啡、考取證照,培養在社會立足的一技之長。
以上老人、小孩的服務空間,在民國99年成立的南機場「樂活園地」的建築裡,形成一個在地社福生態圈。
這也是最初方荷生向申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初衷。說起來,他可算是現在熱門的地方創生、長照服務的先驅。
南機場借還書工作坊不單是一個空間,更是許多孩子的心靈避風港.(蔣金攝)
甘苦無人知 食物銀行因困難而生
但起步總是難的。方荷生說,當初針對社區需求有很多想法,寫了許多份計畫書,但是「都沒有人要相信」。他獨自撐過許多個年頭,經費方面除了募款,大多自掏腰包,還拿房子貸款了20年。
除了耗費心力、獨自扛下經費困難,他長期面臨諸多批評,許多人認為他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才做這些服務。「我總是跟他們說,做這個很辛苦,你來選里長,給你做,好嗎?」他笑說。方荷生總是吃下那一份苦,埋首做事,相信時間會證明一切。
他認為,長期服務而建立起來的「信賴」,是他成功的關鍵。
民國102年第一個南機場「食物銀行」的成立,他找來更多資源。
「食物銀行」起因於方荷生看到賣場有許多快過期的食物被下架,他心想,其實有些蔬果只是長得不好看,或是接近過期日,仍可以食用,丟掉實在浪費資源。而且他手上有老人送餐的服務,經費是重擔,如果遭下架「醜蔬果」食材物盡其用,馬上進「樂活園地」的「愛心廚房」作成便當,食物不被浪費也新鮮,兩全其美。
為長者現炒的素菜雜燴。(蔣金攝)
因此他自己向賣場提案「續食計畫」,有了「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原本只打算在南機場進行兩個月的計畫,因成果太好持續至今。不只是中正區忠勤里,甚至擴張到周圍區域。如今,方荷生更是「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的理事長,聯合會與 200個社區合作,結合在地家樂福和在地的社福組織的能量,讓送餐服務遍佈全台灣。
而食物銀行的物資,不僅是食物而已,例如嬰兒尿布、奶粉的捐贈,就幫助到許多偏鄉弱勢族群緩減家庭壓力。
疫情期間 以物資守護萬華和全台
2021年5月台灣疫情升上三級警戒時,他也以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理事長的身份發動募資,站上防疫前線。
回想18年前的 SARS 疫情,和平醫院封院,方荷生的社區首當其衝,在當時累積了社區防護及非常時期的長者照顧經驗。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他不僅已有長者們的「健康資料庫」,對長者要到哪間醫院就診、拿藥、吃藥時間,系統性掌握,自從 SARS 以來便備有口罩的習慣,讓他在疫情期間早政府一步要求里民戴口罩,並且要戴兩個,得以換用。也因提早啟動防疫,疫情期間所有社區服務都沒有停歇,成為他最自豪的部分。
而本土疫情案例的熱區,萬華區,離忠勤里幾步之遙,地理上以中華路一分為二,但心裡方荷生又怎麼能割捨從小長大的家。
面對三級警戒當中沒人敢出門,空盪盪的街道,只有方荷生親自開車送餐到萬華區的弱勢居民。此外,也與社福團體組成陣線,幫助貧弱長者;因應台北車站疫情期間暫停開放飲用機,也為無家者送水。
現今合作店家定期會把淘汰的新鮮「醜蔬果」送到忠勤里。(蔣金攝)
而聯合會的物資系統延伸,亦在屏東枋寮因疫情封村時,發出900份隔離者物資。甚至是在2021年8月高雄大水災時,地方組織得以有物資空投進災區。方荷生說, 相較政府資源需要將長的行政作業時間,食物銀行更加快速彈性。
但也有人抱持著是否會幫助到非弱勢者的疑問?方荷生說,許多人是因疫情失業來領便當,他認為如果一個便當能夠避免人偷拐搶騙,也是值得。
放眼下一代 熱情從小處做起
如今,他除了擴展原有服務,更發揮「分享的力量」,將更多社區茁壯起來,就是他持續服務的動力。
方荷生到各地演講,甚至進入其他社區給予協助。不過,他也不是輕易給予資源,他需要看到熱情、看到初心,希望一個服務可以永續發展。
他格外關心年輕人的發展,並讓他們將理念傳達下去。
許多年輕里長都叫他「師傅」。因為有遇到想選里長的年輕人,來和他請教。不過,他不會先分享經驗,而是請他們先去自己的社區蹲點「看社區」,做一份簡報跟他說社區需要什麼;另一點,則是告訴他們「不要罵現任里長」。
他強調,做好事,應該是「從小做起」。
「我和他們說我的服務你們只要挑一項做就好,不需要所有都做,如果送不了那麼多便當,就送一個或是三個就好」他也提醒這些人「不要只是想要選里長」。
「尊重、惜福、分享」是他傳達給年輕人的精神,也是他成立續食餐廳「書屋花甲」的核心理念。而今,書屋花甲在台灣大學附近開了分店「書屋花甲X而立書店」,讓自己兒子女兒經營。
「我有和他們說,這會是一條辛苦的路。」見到兒女有想法,進入社福事業,他也不怕他們辛苦。因為這條路上,只要是真心想做,遇到困難就不會停下來。
如今,因捷運萬大線建設,而被徵收部分土地的忠勤國小,學生大都是弱勢孩子,在方荷生的爭取下,成立「忠義教育社福園區」,將成為一個「祖孫共餐」、「祖孫共學」的活動中心,同時照顧在地長者和兒童,而這個新的模式,也將成為他過去照顧關懷園地的再進化版本。
民眾從分享冰箱中拿麵包。(蔣金攝)
三餐溫飽 暖進人心
方荷生談著日復一日的忙碌生活,下午樂活園地又熱鬧了起來,志工正在分送麵包,排隊的民眾依序在「分享冰箱」旁的機器點選,透過悠遊卡解鎖保存箱,就可以拿到當日配發的麵包。同時志工也將多餘的蔬菜,分給有開伙的居民。
結束後,晚餐又快緊接著到來。廚房的大灶再次點燃。
為了有需要的人們,三餐不停歇的爐火,就是方荷生兒時的回憶裡,最熟悉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