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模仿和主持起家,黃鐙輝繼六年前獲得金鐘男配角後,今年以《左撇子女孩》首度向金馬獎男配角叩關。問他這樣算是美夢成真嗎?他說:「其實是意料之外,我的夢想是當一名搖滾歌手!」

這話不是在開玩笑,黃鐙輝大學時期是樂團成員之一,參加過校內比賽、全國熱門音樂大賽,人生第一次唱跨年是在苗栗和剛出道的董事長樂團同臺,走上

諧星這條路,黃鐙輝說:「因為我喜歡唱歌,所以很擅長模仿。《綜藝大哥大》製作人想要簽我當藝人,我問她可以發唱片嗎?她說『沒有,當諧星』。」

綜藝大哥大親邀,辭掉高薪電子業工作

那是 20 年前,社會新鮮人 21K 的年代。當時黃鐙輝在「京元電子」上班的底薪有 3 萬 2 千元;他猶豫了很久,某天在無塵室工作時接到綜藝大哥張菲本人的電話,兩人聊了一會後,「張菲說他支持我所有的決定,叫我好好想一想。」

那通電話,改變了黃鐙輝的一生。他想起以前什麼都沒有、只想唱歌的自己,當時他曾對自己喊話:「只要有人聽、只要有個舞臺可以讓我唱歌,沒有錢也沒關係!」如今成為藝人的機會來到面前,為什麼退卻了?「半導體封測界小天王」是他的舒適圈,他必須跳出去:「我去人事部辭職,離職原因寫『要去完成我未完成的夢想』,同事都笑我智障。」

黃鐙輝綜藝、戲劇雙管齊下,今年軍旅實境節目《九條好漢在一班》中擔任班長。(圖片來源/台灣電視公司)
黃鐙輝綜藝、戲劇雙管齊下,今年軍旅實境節目《九條好漢在一班》中擔任班長。(圖片來源/台灣電視公司)

以「諧星」身分走紅後,黃鐙輝並未忘懷熱愛唱歌這件事:「只要有歌唱的節目或單元,像是《金曲超級星》、《超級紅人榜》、《台灣那麼旺》等,我都會去。接觸演戲之後,有機會我就幫自己爭取演唱插曲或片尾曲。」他秀出手機裡音樂平臺的單曲封面:「這首台語歌〈不孝子〉是我寫的,搭了華視的台語劇《失父招領》,衝到新歌排行榜第六名!」

他自嘲卻又有點得意:「這首歌到現在也沒什麼人知道,反正我完成別人要我做的事(片尾曲),我在滿足他們需求的同時,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拍《艋舺》狂被罵,只能向阮經天求助

正是這股執著的傻氣,讓黃鐙輝得以無所畏懼地前進。問他搞笑、主持會不會成為阻礙他接戲或唱歌的標籤?他堅定地回答:「觀眾會看你的過往,來定義你的現在。所以說,你的未來就是由你現在的自己定義。因此我沒想那麼多,別人要怎麼定義是他們的事,只要我現在很努力、很誠懇地做,未來的我就會有新的定義,我的過去就會被撕掉,所以根本就沒有標籤、定型的問題。」

《艋舺》是他拍的第一部戲,當時什麼都不會,導演告訴他「不要去『演』臺詞」。他聽不懂,不斷被罵「我有叫你演嗎?」當時黃鐙輝滿腹委屈:「不是在演戲嗎?不演我要怎麼過?你心裡到底在想什麼?」他跟金馬影帝阮經天求助,對方告訴他:「你要先把臺詞背到滾瓜爛熟,背熟之後把它忘記,忘掉之後再講出來,這樣就可以了。」聽得他一頭霧水。

黃鐙輝六年前以《奇蹟的女兒》獲得金鐘獎迷你劇集男配角。(圖片來源/成海有限公司)
黃鐙輝六年前以《奇蹟的女兒》獲得金鐘獎迷你劇集男配角。(圖片來源/成海有限公司)

之後,他陸陸續續在大小螢幕演了不少作品,2019 年黃鐙輝以《奇蹟的女兒》獲得金鐘男配角,開始感受到包袱:「我接下來演的戲,是不是都必須要有一定的品質?不然我怎麼對得起評審?我要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最佳的表演狀態,不要造成劇組人員的困擾?」

於是在《最遙遠的距離》導演林靖傑的介紹下,他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旁聽戲劇學院院長鍾明德的課:「教授很屌!他用「人類學」來教表演,因為每個角色都是人類,教授以哲學跟禪宗的理論講表演,加上我小時候就很喜歡佛教的東西,所以我非常認同表演就是修行、要活在當下的說法。」

黃鐙輝(左起)、小 8 出席《左撇子女孩》映後活動和影迷分享拍戲的每一個當下。(圖片來源/光年映畫)
黃鐙輝(左起)、小 8 出席《左撇子女孩》映後活動和影迷分享拍戲的每一個當下。(圖片來源/光年映畫)

黃鐙輝說:「每一場表演都是一個無法複製的當下,演員追求著最真實的過程,所以我們是無法中斷的,情緒的起承轉合必須要一直連續下去。我覺得沒有所謂的『連戲』,每一顆鏡頭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我們只能盡量讓自己活得一樣,但是不可能百分百複製。」

對戲 6 歲葉子綺,火花真實純粹

回想三年前拍攝《左撇子女孩》時,除了金鐘影后蔡淑臻之外,跟黃鐙輝有最多對手戲的是當時年僅 6 歲的葉子綺。黃鐙輝說:「相處的時候,不會把她當小孩,而是當成朋友,在開拍前或者是沒有拍攝的時候,一直跟她聊天、陪她玩、講一些垃圾話,她也把我當成朋友,等正式 action 之後,就很容易進入狀況。」

黃鐙輝(左)和 6 歲的葉子綺一起拍戲時,完全沒有溝通障礙。(圖片來源/光年映畫)
黃鐙輝(左)和 6 歲的葉子綺一起拍戲時,完全沒有溝通障礙。(圖片來源/光年映畫)

黃鐙輝很佩服導演鄒時擎:「她是一位讓演員可以有完整空間發揮的導演,她會畫一個圈圈,在這個圈圈裡面我們想要幹嘛都可以,演員可以自由自在,包括連 Nina(葉子綺)的臺詞,導演都說不一定要背,現場有什麼新的想法都來試試看,所以我根本不知道 Nina 接下來會講什麼,於是我們的火花非常純粹、非常真實、非常當下,不只我們兩個,蔡淑臻,馬士媛、夏騰宏⋯所有演員都是。」

就是這樣透過一個又一個角色,黃鐙輝慢慢地從一開始想要用方法讓自己達到角色狀態的階段,來到「只要變成那個角色之後,我就不用演」的認知。他清楚事先的準備,以及維持在角色狀態裡的重要性,他讓自己不管是身體、情緒、心理、感受或者是習慣,都變成劇中角色。

黃鐙輝透過《左撇子女孩》重新回望、整理過去的自己,消化後再表演出來,讓他首度入圍金馬獎。(圖片來源/光年映畫)
黃鐙輝透過《左撇子女孩》重新回望、整理過去的自己,消化後再表演出來,讓他首度入圍金馬獎。(圖片來源/光年映畫)

黃鐙輝說,《左撇子女孩》的「強尼」讓他的演出翻篇:「這個角色跟以往大不同,很多事情都會在時機成熟的時候碰到。如果我沒有結婚生子、沒有被丈母娘欺壓、沒有被老婆荼毒被兒女轟炸,我也許沒有辦法這麼『強尼』,我可能會比較自私,活在自己的世界,只想做好搖滾歌手這件事。但幸運的是,演員這個行業把我的感覺打開了,現在我可以學會專注跟同理每一個角色。」

聊表演、說夢想,那個下午的黃鐙輝並不搞笑,卻依然幽默,聽他說:「我就是不想要重複做一樣的事情、活在相同的安全圈圈裡,於是我會一直挑戰,也許不會都成功,還是會搞砸,或者不盡人意、沒被看到,但沒有關係,我自己都知道,只要一直做下去,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我彷彿在他身上,看見耀眼的光芒。

◆延伸閱讀【金馬 62】差一題沒考上軍校,卻成為金馬亮眼新星——牧森用〈進行曲〉奏出命運的新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