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茫茫的大地,無聲、靜謐卻壯闊綺麗。電影開頭的這幕,像一幅無人打擾的畫卷,與城市中車水馬龍的喧囂隔著天涯,彷彿踏入另一個純淨世界。這份驚豔提醒著我們——或許,這才是地球原本的模樣。

跨越極地,只為聆聽地球的聲音

圖片來源/東森電視
圖片來源/東森電視

為了拍攝《守護我們的星球》,舒夢蘭導演與攝影團隊橫跨七大洲、60 餘國,從南極到北極,走遍地球上最遙遠的兩端。這樣長途而辛勤的跋涉,只為了一個信念:「記錄、聽見地球的聲音」。不難理解,為何她在 2010 年首次踏上南極大陸時,就毅然拋下主播光環,投入自然生態紀錄片的世界。因為,即使只是坐在電影院裡看著奇景躍上銀幕,觀眾也會被那股力量震懾,更何況是親身站在冰原之上、聆聽萬物呼吸的她。

為了拉近觀眾與極地的距離,全片採取緩慢而細緻的敘事節奏,透過當地的動物生活,帶領我們進入極地的生命韻律。許多珍貴而罕見的畫面在此隆重獻映——不只是動物們可愛逗趣的日常,也忠實呈現生態食物鏈中血腥而殘酷的一面:開腸破肚的企鵝、來不及長大的雛鳥……作為紀錄片導演,舒夢蘭無法介入這片土地上的弱肉強食,因為那是自有的生存法則。

當北極熊的孤影成為無聲的質問

圖片來源/《守護我們的星球》劇照
圖片來源/《守護我們的星球》劇照

《守護我們的星球》將無法插手的自然生態記錄在鏡頭下,讓人不禁深想難道這片大地,真沒有人為介入其中嗎?片中有一幕深深撞擊人心——遠方雪原上一具餓死的北極熊身影,靜靜倒臥在冰雪之間。儘管隔著距離與銀幕,那份孤寂與無力依然穿透心口,彷彿在無聲追問:牠的命運,真的與我們無關嗎?

在這個牽一髮動全身的世界裡,我們的每一次選擇與行動,都正在影響著遠在北極的北極熊、深海中的鯨群。若不是有人執著地記錄,也許我們依舊渾然不覺地過活。

《守護我們的星球》不只是一部紀錄片,更是一封給予地球的情書。它提醒我們,眼前的美景並非理所當然,任何忽視與冷漠,都可能讓它悄然消逝。當電影結束、燈光亮起,那份震撼不該留在影院,而應化為日常中的行動——減少浪費、珍惜資源、守護每一塊土地與每一條生命。因為,我們不是地球的旁觀者,而是共同命運的守護人。

◆延伸閱讀:15 年走遍 60 個國家,舒夢蘭用生態紀錄片,為無聲的冰川、不語的北極熊喉舌!

主圖來源/東森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