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動畫電影的影迷,應該都對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的作品十分熟悉。1995 年皮克斯推出第一部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這是影史首部以全電腦動畫製作完成的影片,澈底顛覆影迷對於電腦動畫技術的想像,就此揭開皮克斯的盛世,並宣告手繪動畫的式微。

從首部登上大銀幕的作品至今,皮克斯走過 30 個年頭,無論是《玩具總動員》的室內景、《蟲蟲危機》大量的室外景、《怪獸電力公司》飄逸的怪物毛髮,或是《海底總動員》的水下波光粼粼的景緻,皮克斯的動畫技術一再讓影迷為之讚嘆與驚豔。美國影藝學院舉辦的奧斯卡金像獎(Academy Award),於 2002 年起增設最佳動畫長片獎(Academy Award for Best Animated Feature Film),在過去的 23 年間,皮克斯便有 18 部作品入圍最佳動畫長片獎,並有高達十部作品獲獎的驚人紀錄。

業界給予皮克斯作品高度好評,觀眾也對皮克斯作品愛不釋手,《玩具總動員》、《超人特攻隊》、《海底總動員》、《瓦力》、《天外奇蹟》和《怪獸電力公司》等,紛紛創下電影票房佳績。

皮克斯的作品何以能一再觸動影迷的心?讓我們用四部皮克斯動畫電影的片段,來拆解幕後團隊如何用高明的敘事手法,操控觀眾的情緒起伏!

短短四分鐘 走完人的一生

大部分的皮克斯作品都是「公路電影」,所謂的公路電影,即是主角在影片開場時,會因為某個目的而踏上旅程,直到影片尾聲,旅程暫時告一段落,主角的心境也獲得了成長與轉變。而在《天外奇蹟》裡,性格孤僻的卡爾爺爺,為了守護家園,在煙囪裡綁上無數的氣球,讓房子升空,飛離都市叢林,並且帶著一名意外闖入他住處的亞裔男孩羅素(Russell),一同前往南美洲冒險。

而在這趟冒險旅程之前,本片導演(Pete Docter 和 Bob Peterson)先用一段四分鐘長度的影片,作為電影的序幕,解釋卡爾爺爺為何不願放棄房子、為何要飛往南美洲的背後原因。這個開場片段,沒有半句台詞,只有年輕的卡爾爺爺與妻子相遇的浪漫愛情、兩人婚後對未來生活充滿著憧憬與期待、生活遭遇到挫折以及不得不做出妥協的犧牲等,一晃眼,卡爾爺爺和妻子已經白髮蒼蒼,年輕時共同許下要去南美洲旅遊的願望,始終沒有實現。

圖片來源/《天外奇蹟》劇照
圖片來源/《天外奇蹟》劇照

一輩子,居然被濃縮在四分鐘,這就是敘事的功力。《天外奇蹟》開場戲的精采,在於它一方面勾勒出人生必然會有的遺憾,一方面又呈現出卡爾爺爺與妻子相伴一生的簡單幸福。記得前面提到的公路電影公式嗎?主角在經歷一趟旅程後,心境獲得了啟發與成長。而《天外奇蹟》的卡爾爺爺在影片的尾聲終於理解到:人們總以為冒險就該是遠在天邊,尋求的寶藏一定要是金碧輝煌的珍貴珠寶,卡爾爺爺直到南美洲之行結束才體會到,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平凡時刻,才是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風景、最珍貴的寶藏。

  《天外奇蹟》串流平臺連結

以為消失不見的愛,仍深埋在心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突然聽見一首兒時或年輕時期熟悉的歌曲,腦袋記憶會瞬間跳回到遙遠的年代,憶起當年聽見這首歌的鮮明印象,彷彿那段時光才剛剛離去不久。

皮克斯的《可可夜總會》,敘述熱愛音樂的男孩米高,由於高祖父一心追求音樂夢,拋妻棄子,音訊全無,傷心的高祖母為此訂下家規,嚴禁任何家族成員投身音樂事業。然而,米高從小便對音樂懷抱熱情,為能參加在亡靈節舉辦的音樂選秀比賽,他潛入陵墓,盜走知名歌手德拉古司的吉他,一撥弦,竟跌入冥界,受到冥界的朋友與逝去多年的親戚幫助,米高順利重返陽間,並意外揭開埋藏多年的家族秘密。

電影裡,逝去的人若是不被後代所記憶,他們的魂魄將永遠消失。《可可夜總會》的最高潮,是米高在發現高祖父當年離家的真正原因後,為拯救高祖父可能會消失的危機,回到陽間的米高,想要喚醒失智的可可奶奶對父親的記憶,希望奶奶知道她的父親從未遺忘過女兒。

當米高為奶奶唱出當年高祖父寫給女兒的歌曲〈Remember Me〉時,熟悉的旋律飄進可可奶奶的內心,原本無神茫然的神色,開始出現細微的變化,彷彿有一道光照亮了她內心深處蒙塵灰暗的角落,擦亮可可奶奶對父親的思念。

圖片來源/《可可夜總會》劇照
圖片來源/《可可夜總會》劇照

《可可夜總會》用一首歌,讓失智的可可奶奶回神,也讓受損的家族情感,得以修復。一部以音樂帶出衝突與危機的作品,自然要用音樂來解開家人間的心結,並且再次證明,偉大的藝術擁有著超越規則與限制的魔力。

  《可可夜總會》串流平連結

即使將被遺忘仍要為心愛的人做最後一件事

如果不被他人記憶,或許就如同死去。《可可夜總會》用衰老,講述被遺忘的靈魂消失在陰間;《腦筋急轉彎》則用成長,看待被拋下的童年回憶。《腦筋急轉彎》裡,女孩萊莉因為搬家,生活有了巨大轉變,經歷人生中第一次的迷惘和叛逆期,她的腦中情緒因此大暴走,代表正向樂觀情緒的樂樂,意外掉落記憶迷宮,遇見萊莉兒時的幻想朋友小彬彬(Bing Bong)。小彬彬曾是跟萊莉形影不離的夥伴,隨著萊莉的生活中有越來越多有趣的事情發生,她也逐漸遺忘小彬彬的存在。

在萊莉腦袋中遊蕩的小彬彬與樂樂不期而遇,並意外掉落記憶垃圾場,那是萊莉腦海中最黑暗的深淵,所有被遺忘的人與事,全被困在垃圾場裡無法脫困。小彬彬和樂樂在垃圾場中找到萊莉兒時的幻想火箭,他們打算搭著幻想火箭一起逃離垃圾場,可惜火箭無法負荷兩人的體重,不想萊莉失去正向精神的小彬彬,決定犧牲自己跳下火箭,讓樂樂得以順利逃脫垃圾場。

面臨被遺忘命運的小彬彬,不忘叮嚀著樂樂說:「請代替我帶著萊莉一起飛向月球。」語落,小彬彬永遠消失在萊莉的記憶。

圖片來源/《腦筋急轉彎》劇照
圖片來源/《腦筋急轉彎》劇照

小彬彬是《腦筋急轉彎》第一集,帶給觀眾最多笑聲與淚水的角色,這個角色的成功,在於它觸動了每一位成年觀眾的心房,看到小彬彬消失的瞬間,我們都憶起了在遙遠的年代,可能曾經對一個物件或幻想朋友產生某種特殊的依戀感,並將其視為生命中最重要的夥伴。

然而,成長必經的過程,是要學會適應更廣大的群體社會,在父母、師長、同儕的壓力下,人們逐漸變得現實、成熟、世故,而不切實際的幻想朋友,慢慢退到了記憶深處,最終不再被憶起。

《腦筋急轉彎》透過小彬彬一角,說著最深刻的愛,是即便你已經遺忘我、甚至不會意識到我對你的付出,我依然選擇要為你做最後一件事,只希望你能幸福快樂。小彬彬儼然象徵著人們對於某種形式的愛的渴望:被他人全心全意地愛著,而且不求任何的回報。《腦筋急轉彎》能在世界各地斬獲驚人的票房成績,在於它不僅僅只是描繪一場情緒冒險旅程,而是在呈現人的情感,如何被一點一滴地建立起來。

  《腦筋急轉彎》串流平臺連結

銀幕上演的都是他人的故事 銀幕外的觀眾卻能夠共情

《玩具總動員》系列是皮克斯的不敗經典,電影拍了四集(第五集正在籌備中),票房節節高升,評價居高不下,在知名的爛番茄電影網站(Rotten Tomatoes)上,只要有超過 60% 的專業影評人給出好評,影片就會獲得新鮮番茄的認證,若是超過一半以上的影評人給予負評,則會得到爛番茄的貼圖。而《玩具總動員》的每一部作品在該網站上的分數,通通獲得 95% 以上高分,亦即每一百個專業影評人,只有不到五人給出負評。

對我來說,《玩具總動員》前三集作品可以視為一個完整的三部曲,緊扣著男孩安弟和他最愛的玩具胡迪的關係。第一集講述胡迪的被取代焦慮,擔心新的玩具會搶走安弟的愛、第二集讓胡迪思索著身為玩具的意義,雖然一心想要陪在安弟的身邊,卻也預想到安弟長大之後,若是不再喜歡玩具時,自己該何去何從的不安、第三集描述安弟即將離家上大學,胡迪等玩具面臨被收入雜物箱、束之高閣的命運,它們只能接受這樣的未來,或者有其他的出路?

《玩具總動員》不只是受到兒童觀眾的喜愛,成人觀眾也能夠在這系列作品中找到共鳴,主要的原因是皮克斯的編劇選擇讓劇中玩具的心境跟著銀幕外觀眾的年紀一起成長,這點跟《神偷奶爸》或是《名偵探柯南》等作品,可說是完全相反的操作。

圖片來源/《玩具總動員3》劇照
圖片來源/《玩具總動員3》劇照

《玩具總動員 3》最讓人動容的一幕,是安弟將從小陪伴著他長大的玩具,全數送給一名育幼院女孩邦妮。安弟帶著邦妮玩遊戲,既是在跟心愛的玩具道別,也是在與自己的童年告別。而當安弟準備駕車離去,他回望坐在陽臺前的邦妮與她手上的胡迪玩具,突然升起一股巨大的感慨,忍不住輕嘆了口氣。

那一聲嘆息,揭示了電腦動畫的長足進步。在電腦動畫發展的初期,大多是在追求如何精準描繪出不同物體的材質、或是逼真的肢體動態等,直到銀幕上出現了安弟的嘆息,我們才意識到——原來電腦動畫已經可以做出如真人演員般的「演技」,表現出具有說服力的情感。而這正是皮克斯作品能夠獲得成功的重要關鍵。

觀眾當然有可能受到技術面的吸引而走進戲院,但一部作品要能通過時代的考驗,獲得廣大觀眾的迴響,靠的是紮實的劇本、優異的敘事,以及真摯的情感(高度模擬現實生活中可能會發生的情境),才能獲得不同世代觀眾的共鳴!

  《玩具總動員 3》串流平臺連結

◆延伸閱讀:信守承諾或是干我屁事——從電影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和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