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覺得現在打開社群,越來越少朋友發文了嗎?或著是你自己也不喜歡發文了。

最近有些文章在討論這個議題:「零貼文時代」來臨,年輕人越來越不愛發文了。這不是錯覺,而是真的狀態,國外也有專欄作家與學者都有提出這個情況,而這是為什麼呢?我們或許都有不同的想法,一起來討論看看吧!

一、發文變成公開表演:隨手分享不再隨手

圖片來源/《看看你有多愛我》劇照
圖片來源/《看看你有多愛我》劇照

在社群媒體剛興起的年代,大家還習慣拍一張模糊的晚餐、貼一張加了過曝濾鏡的自拍、寫一句有點中二的心情文字。那個時候的發文,是無害的、單純的、自我記錄式的。但如今,社群變得像一個永遠亮著的舞台,只要你按下發佈,就像踏進了 Spotlight,下方是一片看不見但時時存在的觀眾席。

當發文不只是分享,而是公開展示,年輕人自然開始猶豫:

「這樣的照片好看嗎?」

「這樣的文字會被笑嗎?」

「會不會不夠有趣、不夠精緻?」

於是,本來應該是生活的一小部分,慢慢變成了一道心理關卡。當付出的心理成本比分享的喜悅更高,沉默就成了最簡單、也是最省力的選擇。

二、演算法綁架注意力:不是不想發,而是不想比

圖片來源/《看看你有多愛我》劇照
圖片來源/《看看你有多愛我》劇照

社群平臺現在的運作方式,是用數字定義價值。讚數、分享數、瀏覽數。這些過去不曾存在的評分尺度悄悄住進我們心裡,讓每一次發文都像一場被量化的檢查。

而那些沒有精緻美照、沒有奢華旅遊、沒有強烈人設的人,漸漸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值得發。畢竟在社群看起來,別人的生活永遠比較精彩,而自己的平凡反而像是一種尷尬。

演算法讓人看到的永遠是最吸睛的片段,卻遮住了每個人背後的日常。於是年輕人開始更沉默,但也更焦慮。他們不是不想分享,而是不想被比較、被審視、被數字定義。

三、社群變商業場景:真誠內容被迫讓位

圖片來源/《看看你有多愛我》劇照
圖片來源/《看看你有多愛我》劇照

你是否也發現,現在打開社群,不是業配就是團購,過往那種單純期待朋友分享生活的樂趣,早就消失了。

過去發文是因為有趣所以分享,現在卻變得更像為了目的、為了賺錢而發文。又或著是說,現在有在經營社群的人,多數都是依賴社群平臺賺錢的人。這樣的模式,也讓社群變得像商場,最純粹的社群生活已不存在,也讓年輕人只想把生活留給自己與親近的人就好。

四、把生活藏起來,是一種新的安全感

現在的年輕世代,比起想讓大家知道我在過什麼生活,更在意這些生活屬於誰、又該被誰看到。他們開始把生活藏進摯友,把照片留在手機相簿。不是因為生活無聊,而是因為發文不再是唯一的呈現方式。

我覺得這是年輕人的保護機制,在過度曝光的時代,保留隱私反而是好事。

五、沉默不是消失,而是一種更溫柔的生活

圖片來源/《看看你有多愛我》劇照
圖片來源/《看看你有多愛我》劇照

年輕人沒有離開社群,他們只是變得更安靜。

我覺得越來越多人理解,生活不需要被證明,快樂不需要被觀看。有些回憶只屬於自己,不發文,反而讓生活變得更真實。

年輕人在社群時代的沈默,最大的問題就是因為社群變質。充滿即時快訊、業配團購的平臺,已經很難看見朋友的貼文,那個單純分享生活的天地,已經是個商場了。

零貼文時代的來臨,或許是場無聲抗議,但在我看來也是好事一樁。即使曾經習慣發文分享生活,但還是隨時能遠離。當我們回歸把最真實的樣子留在自己的世界,活著也自在。

◆延伸閱讀:從社交疲勞到關係減糖的世代選擇|為什麼年輕人會愛上「零糖社交」?

主圖來源/《看看你有多愛我》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