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時代,短影片、多幀影音(sludge content)和資訊過載的環境讓我們的專注力急速下降,注意力時間越來越短,消費者愈發偏好刺激且能快速抓住眼球的內容,陷入了惡性循環。而這種資訊過載和專注力下降的現象,也導致我們在做消費決策時更容易被簡單、易處理的資訊線索影響,進入低涉入狀態。
近年來,隨著人們逐漸意識到這些對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的負面影響,一些工具和方法應運而生,如:冥想、螢幕使用時間提醒App等。以下內容將從數據佐證、現象後果和建議/解方三部分進行探討。
(一)大量的數據顯示現在人對於短影音使用習慣
根據TikTok for Business的調查數據顯示,平均每個影片的觀看時間只有3.33秒,而每人平均觀看時長則為5.26秒 。這顯示出台灣消費者對於內容的注意力非常短暫,特別是短影片更容易吸引眼球。
而Socialinsider Blog的數據也表示,短於15秒的TikTok影片的觀看率為9.40%,一旦超過這個長度,觀看率就會下降到平均7.84% 。這進一步證實了現代消費者偏好快速且高效的資訊攝取方式。
因此YouTube Shorts也搭上了這波短影片的熱潮,Kick Ads的報導指出,YouTube Shorts全球每日觀看次數已達65億次。短影音的普及反映出台灣現代人對即時、短暫且高頻率資訊的需求。然而,這些短影片對大腦健康有什麼影響呢?
《Scientific American》的報導有特別提到,現在越來越多創作者製作多幀影片,這些影片將多個不同的畫面或片段拼湊在一起,讓觀眾一次觀看多個移動物體,這會讓大腦產生興奮感並渴望更多類似的視覺感受,這種高度刺激和複雜的資訊讓觀眾興奮,並願意長時間停留在平台上。
根據《天下雜誌》的報導,數位注意力失調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現象,我們的注意力被數位裝置過度壟斷,影響了對世界的理解和注意力 。
Forbes(富比士)的報導則指出,每天產生的大量數據讓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資訊過載,這種狀況對工作效率和決策能力造成了負面影響 。
(二)過度刺激和資訊過載的影響
許多關於社交媒體使用心理學的研究指出,持續觀看短影片會讓我們的短期記憶和注意力受到影響。用戶無法專注於更長的影片或書籍,因為他們習慣了快速變換的內容 。
這種現象也與TikTok的成癮設計有關,該平台推播各種未知創作者的娛樂內容,讓用戶長時間停留在平台上。這種設計符合心理學的隨機強化原理,如同老虎機一樣,讓人們不斷期待下一個獎勵。
《Scientific American》的報導指出,Sludge content可能對大腦有類似多工處理的影響,多工處理會讓我們的注意力和記憶力下降 。《天下雜誌》則進一步探討數位注意力失調的現象,指出大腦被過度刺激導致多巴胺分泌過多,讓我們難以專注和處理資訊 。
根據期刊《PLOS ONE》的研究,資訊過載會顯著降低消費者對產品適合度的認知,並提高主播對用戶的影響力。當我們在資訊過載的情況下做出購買決策時,容易受到簡單線索的影響,而非系統性評估 。
(三) 該如何利用科技找到解方
《The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的報導指出,為了對抗資訊過載,我們開始使用各種工具和方法來提高注意力和專注力。例如,冥想APP、螢幕使用時間提醒APP和HabitLab等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在數位時代保持專注和平衡 。
Banner Health則提供了許多應對感官過載的方法,包括練習自我平靜、適當的睡眠和管理健康等。這些方法有助於減少感官過載對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響。
Forbes的報導則從工作角度上提出相關建議,如設定資訊界線、學習控制資訊流和關閉干擾等。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面對資訊過載時,提高工作效率和保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在這個數位時代,過度感官刺激和資訊過載已成為一個普遍現象,對我們的專注力、記憶力和決策能力造成了顯著影響。然而,透過適當的工具和方法,我們可以有效應對這些挑戰,保持心理和生理健康,並提高工作效率。
在未來,如何在享受數位科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避免過度刺激和資訊過載,將是我們需要持續探索的重要課題。
本篇專欄共筆:Shian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