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城鄉之間的資源與發展狀況,由於先天的地理環境,以及後天的資源分配落差,造成許多人才紛紛遠離家鄉,前往大都會尋求機會;然而在馬祖卻有一位青年設計師──蔡沛原,與其他有志一同的青年們,返回偏遠的家鄉,用藝術與設計的行動計畫,再造人才回流的契機。

多數人們,或許難以想像在台灣本島之外的離島,資源與發展的困頓與缺乏,與都會區有著怎樣的天壤之別,這也是許多年輕人們遠離家鄉,來到遙遠的城市裡打拚的原因。

馬祖,是台灣眾多離島中,唯二與中國相近的島嶼,提起這塊島嶼人們除了想到軍人與戰地風情外,可能更多的是一片空白;但設計師蔡沛原卻與一群年輕人們,選擇回到故鄉,成立了「鹹味島合作社」,用藝術與設計努力為這塊島嶼畫上一道又一道的顏色……。

你所不知道的馬祖 以藝術活絡在地的可能性

這或許是多數生活在台灣的人們所不知道的馬祖。

「馬祖人在馬祖有住處外,多數的馬祖人在台灣也有自己的家。」1993年出生的設計師蔡沛原談起馬祖,對她而言,馬祖是一座充滿與家人的回憶之島,而台灣則是新鮮的另一個住處。

在12歲之前,蔡沛原與爸媽住在馬祖東引島上,寒暑假時會來台灣度假居住,後來才因為馬祖師資不足的原因,決定到台灣就讀國中。她說,直到現在,馬祖的師資還是有嚴重不足的問題,在其他資源上,如醫療設施與人力也是有著類似的情況。

台灣在1987年解除戒嚴,而馬祖遲至1992年才解除戰地政務管制,再加上多方面的地理、歷史與軍事因素,因此對多數人而言,或許難以理解這塊島嶼上生活的人們,他們有著怎樣的想法和生活方式。

蔡沛原作為一名設計師,她這幾年來嘗試透過「藝術設計」的方式,讓青年回流,使社區再展活絡,令更多資源得以發揮功用,也期望能讓台灣各地的人們更加認識與理解這塊蕞爾的軍事之島。

蔡沛原作為一名設計師,她這幾年來嘗試透過「藝術設計」的方式,讓青年回流,使社區再展活絡。(攝影/涂豫新)

不過同樣放諸於台灣其他地方社區,社區營造這項議題早已實行多年,有些地區的社區營造雷聲大雨點小,有些則是一直未能有所成長。蔡沛原所創立的鹹味島合作社,多年來參與如「北緯26度島嶼顏色計畫」、「島上好計畫」到近來的「迴島嶼吧計畫」,並開設了社區型的咖啡店,積極舉辦各類活動,養活了合作社,也養活了回流到馬祖的諸多青年。這當中,蔡沛原是如何透過專業的設計與思維持續至今呢?

透過與父親、居民的對話 了解馬祖並踏上再造家鄉的歸途

蔡沛原之所以會以設計作為職涯的發展方向,除了對設計本來就有興趣外,她的父親任職於馬祖農業改良場,小時候隨著父親四處認識改良場內的植物,也時常與家人在假日時光,在馬祖郊遊野餐,因此便對大自然有了相當深入的理解與興趣。

由於景觀設計這項專業學術,內容除了設計美學外,亦含括自然生態的層次,因此蔡沛原便在求學的路上,以此為志向前進。

在大二時期,由於暑假期間在地方社區工讀的經歷,能作為學業上的實習時數,再加上當時母親與弟弟都在台灣,僅有父親一人居住在馬祖,蔡沛原決定回到家鄉,她說:「那時候我們每天都會見面,也會開始聊許多的話題,原本長輩與子女間的那種距離感,漸漸因為父親向我敘說了從小到大在這塊土地上的故事,因而變得親近了起來,我也透過父親的經驗,看到了馬祖過往的時代背景。」

蔡沛原(後)透過與父親蔡行光(前)的對話,蔡沛原更加認識自己生活的這塊土地,並以此作為未來藝術設計的基石。(圖片提供/蔡沛原)

對馬祖這塊土地的情懷,就這麼漸漸地在蔡沛原的生命中醞釀了起來。在畢業的專題上,蔡沛原以《湧葬》為題,關注馬祖在地居民對於死後的人生大事的想法。透過田調訪問,她了解到原來當地長輩對於死後的想法,有著各式各樣的想像與接受度,其中最被接受的便是「海葬」。

長輩們之所以會多數提及海葬的原因,除了因為馬祖四面環海,居民們以海維生外,另一大主因是在於希望能讓遠赴他鄉打拚的年輕人們,不會因為掃墓時,由於地域的限制,得奔波勞累地回到家鄉看望祂們。

這項專題推出後廣受好評,也因為這樣的經歷,蔡沛原在大學畢業後受到延攬,進入知名的業界公司工作。或許正是命運的使然,職場上不受到肯定,且找不到熱情的情況下,她在2017年與夥伴成立了公司「圖亞圖創意工作室有限公司」,開始嘗試接案,並於2019開創了「鹹味島合作社」,意外走出了不同以往的人生道路,主持過的專案均引起了廣大的迴響與認同,而蔡沛原也在這過程中逐漸實現再造家鄉的可能性。

披荊斬棘的藝術返鄉 從鹹味島到迴島嶼吧

「之所以叫做『鹹味島』,是因為工作室的處所,前身是東引島上的一座釀造魚露蝦油的廢棄工廠,人們形容這類調味料時,便是以福州話稱呼為『gèng』,也就是鹹味的意思。」

談起工作室命名的由來,蔡沛原解釋道:「當時在整理場地時,每天回到家,身上都是魚露蝦油的味道,我爸爸便總會調侃笑說:『你們身上的味道好臭。』但這份味道卻也讓他回想起了,過往的年代裡,在馬祖這座島上,特定時節的家家戶戶都會釀造魚露蝦油,整座島上也都籠罩著這份鹹味,整座島就是一座充滿『gèng』味、臭烘烘的島嶼。」

馬祖的在地居民雖然一開始不理解蔡沛原與團隊想做什麼,但他們卻也以長輩的方式默默關懷著年輕人。圖為鹹味島合作社改造前(上)後(下)。(圖片提供/蔡沛原)

在創立鹹味島合作社之前,還在摸索期間的蔡沛原,主動向大學教授爭取參與2018年「北緯26度島嶼顏色計畫」,這是一項對她極具挑戰的計畫,在過程中她長期在地蹲點,並尋找屬於島嶼的顏色,後來在東引鄉長的邀請下,蔡沛原延續過往的計畫內容,設計並製作了「東引鄉門牌」。

對於這項門牌設計,馬祖鄉親一開始都覺得「很奇怪」,而2019年透過「島上好計畫」創立鹹味島合作社時,當時的島上居民們,同樣有著既好奇又不看好的情況,即使如此,他們卻也時不時熱情前來作客,並關心蔡沛原與其他夥伴的生活。

這些在地居民們或許對於蔡沛原想做的事情,並不怎麼了解,但在互動的過程中,他們好奇並希望認識這群年輕人到底在做什麼,另一方面也展現了長輩關懷後輩的熱情,對此蔡沛原便說了一個她十分感動的小故事:「一開始,本來鹹味島合作社是沒有安裝冷氣的。」

她表示,由於補助經費的限制問題,那時候也突發奇想地想著要效仿古代人生活的想法,因此沒有安裝冷氣。但當時地方上的一位居民前來拜訪時,發現所有人不僅大汗淋漓,蔡沛原身上更是長了許多汗疹,因此便捐贈了一台冷氣。之後陸陸續續,其他在地的鄉親在前來拜訪的過程中,也紛紛捐贈了許多物資。

對蔡沛原而言,她形容:「這就像是一個披荊斬棘的過程。」但與此同時,卻也是一個充滿地方人情味的幫助過程。

後來東引鄉門牌榮獲了2020年金點設計獎(整合設計,城市及公共設計類)年度最佳設計獎,鹹味島合作社也逐漸步上軌道。一些在地居民原本的不看好及擔憂,也隨之煙消雲散。蔡沛原笑著說:「後來印象很深刻的是,有馬祖的居民跟我們說很喜歡門牌的設計,但又自謙覺得自家的牆面不太搭。」對蔡沛原而言,這份肯定與回饋,是她在這一路走來的歷程中,最為寶貴的支持。

蔡沛原期望將鹹味島獨有的社區營造生活風格推廣出去,讓更多人前來生活並探索馬祖的美好。(攝影/涂豫新)

而近來「馬祖國際藝術島」底下策展計畫的「迴島嶼吧」,是一項將島上媽祖與白馬尊王祭祀文化裡的「擺暝」與「爐主」習俗元素,經由藝術的角度,轉化為「藝術擺暝的爐主傳承」,透過號召在地青年團隊,以及藝術家的方式,從第一年「東莒島」,第二年「東引島」開始,每年由不同的地區的返鄉或移鄉青年來擔任「爐主」,以藝術的形式傳承接棒,用地方青年的視角,帶領創作者們認識,並傳承地方藝術與文化。

蔡沛原於2023年第二屆擔任策展人,她以設計之島為題,深入四鄉五島,藉由藝術共創與設計力的方式,由東引青年的現在進行式,解析青年回到馬祖後,如何透過轉換視角並通過考驗。

突破資金困境的多角營運 地方風格品牌化招攬人才回流

「因此我認為台灣很多社區營造,做到後來沒辦法持續下去的主要原因在於,找不到一個可以養活自己的方式與計畫。」

台灣社區營造起源於1994年,至今已有將近30年的歷史,但在這過程中,並非所有的案例都能成功,有時候反倒是虎頭蛇尾、不了了之,地方青年可能因為經費、資源等種種問題,並未能就此回到家鄉,長期在鄉土定居。

同樣的,蔡沛原在經營鹹味島合作社的過程中,也必然會面對這樣的問題,但她指出:「我知道我們不可能永遠領補助,我也認為做社區營造不應該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過得很苦悶。」經費的問題,是進行社區營造最為現實的困境,也是在談論理想時不可忽略的一面。

蔡沛原指出自己在營運的過程中,便意識到團隊並不可能永遠基於熱情而持續下去,她說:「絕對不能以補助計畫為主要收入來源,要試著把收入的比例做調整與轉換。」很多社區再造的團隊之所以會到最後樹倒猢猻散的原因,往往在於資金耗盡、熱情磨盡,蔡沛原深知,所有團隊成員除了是共同走向理想與夢想的夥伴外,每個人也不可能脫離現實,低薪過日,因此蔡沛原便在策略上嘗試多角化經營,透過經營咖啡店、成立設計公司承接標案等,未來更預計要經營青年旅社,這些做法其實是為了避免資金收入過度倚賴某一來源,並盡可能讓整個團隊擁有更好的自主性。

「日本把社區營造做成一種生活風格,但很多時候台灣在做社區營造卻並非如此。」蔡沛原解釋,很多時候台灣地區的城鄉差距很大,地方青年多數都離開家鄉到大城市工作,相對的鄉村也逐漸沒落。

社區營造雖然是解方,但在經營社區營造時,除了如何維持經費外,如何將生活風格營造起來,並令其地方品牌化,蔡沛原認為這才是後續能讓社區營造持續下去,並成功招攬人才回流的因素之一。

「因此每個來造訪鹹味島工作室的人們會發現,在這裡玩樂與工作是可以同時進行的,這也是我們主要想推廣的生活風格設計。」對此蔡沛原說明目前鹹味島每一年會開放六個免費名額,邀請人們前來提案,最少十天,最長一個月的計畫,告訴團隊有怎樣的生活計畫與回饋馬祖社區的想法,通過後便可免費居住在鹹味島提供的住宿點。因此有的人會依照其職業給予回饋,例如創作回饋、諮商回饋、醫療衛教回饋等等,而這也大大促進了外來人才與島上的居民互動。

蔡沛原期待邀請不同領域的人才到馬祖生活,創造出更多可能性。換宿者惠淇(下圖)擁有設計背景,透過專欄採訪的方式蒐集了島嶼的影像與故事,並以繪畫的專長記錄下居民的生活。而媞硯(上圖)則擁有建築背景,以東引中路老街為背景,用立面圖的形式規畫不同的漫遊體驗路徑。(圖片提供/蔡沛原)

由於離島本身資源的先天限制,不同時代背景下能有的工作發展,其實不是很多。在過往,可能多數人是在馬祖擔任軍人、漁民,而現代則是由於觀光的發展,導致島上多數的人們一窩蜂從事旅遊業。

蔡沛原認為這太單一化了,因此她希望邀請不同職業的人們,如牙醫、診療師、漫畫家、攀岩家、測量師等等,前來讓這塊土地有更多的可能性,增添更多不同的色彩:「我們希望每個來到馬祖的人,不是來找工作,而是去創立你自己的生活方式。」

這就是蔡沛原透過藝術與設計的社區回流進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