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是否有人老是讓你覺得他在杞人憂天呢?面對還沒有發生的事情,不斷地往最壞的結果去想?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可能得到了焦慮症了。
從衛服部的資料來看,在台灣,到精神科就診的人,有 1/3 患有焦慮症,藉此推測台灣有 200 萬人患有焦慮症。而從維基百科的資料來看,全球大約有 12% 的焦慮症患者,而可能有將近 30% 的人,一生至少會罹患一次焦慮症。
從這些資料不難看出,焦慮症是一個很普遍的疾病,也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之一。
患有焦慮症的人,在生理上可能出現呼吸困難、心悸、腸胃不適等等症狀,情緒上容易出現擔憂、不安、恐懼的情形,認知上可能會有想事情想個不停、難以靜下來等等的情況,這些都是焦慮症典型的症狀,如果身邊的朋友出現這些情形,請不要責怪他們想太多,並鼓勵他們前去就醫。
提醒他們深呼吸,盡量不給邏輯上的建議與方法
當焦慮症者發作的時候,給予他們邏輯思考上的建議是沒有幫助的。這時候,他們最需要的是有人提醒他們深呼吸,然後詢問他們需要什麼。
焦慮症發作,意味著他們正處在壓力狀態裡。這時候他們需要的是減少壓力的狀態,而不是給予他們更多的壓力。邏輯上的說服將會讓他們背上更多的壓力,而給予情緒上的同理和支持,才能減輕他們的壓力。〈延伸閱讀:焦慮症狀況|易陷入思考漩渦、呼吸困難?利用運動和冥想幫助紓壓〉
接受他們的想法,並嘗試和他們討論事情
古時候有一句話叫做杞人憂天,而焦慮症確實會對外界的事情擔憂不已。試著和他們討論他們擔憂的事情,如果事情真的如他們所想的發生的話,有什麼方法是他們可以去應對的,而不是否認說這些事情不可能發生。
譬如有一個人,很擔心有可能會被主管開除,那麼你就可以試著帶他深呼吸,然後和他討論為什麼會覺得自己會被開除。在對方說出原因之後,陪對方思考在他說的條件下,有什麼可以避免的。〈延伸閱讀:焦慮型應冷靜、逃避型應面對:找到願意承接情緒的另一半,應對每一次的練習〉
又譬如他說他表現得不好,工作進度很慢,害怕主管會對自己很失望。這時候,就可以請他跟主管商量討論,自己是不是真的表現得不好,並反映自己的壓力給主管知道。
他可能會害怕和主管討論這件事情,這時候就可以鼓勵他,讓他把真實的想法反映給主管知道,雖然反映了並不一定會改變主管的看法,但也有可能可以改變主管的想法,讓他知道自己擔心的事情有可能確實擔心得太多了,這樣一來,他就能確實知道自己的反應太劇烈了,有更符合實情的想法,是他可以作為生活參考的依據。〈延伸閱讀:焦慮真的是因為「想太多」嗎?正視焦慮來源,也許焦慮是因為你「想得太少」!〉
焦慮症很常見,也是可以面對的一種疾病,需要的是我們的陪伴,而不是責怪他們想太多了。
主圖來源:pexels@Liza Summer
作者粉絲團:貓心—龔佑霖
若有希望作者回覆的問題歡迎按此進入貓心信箱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