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疼痛為什麼就不該如身體疼痛一般合理?」當身體上還未癒合的傷口被碰觸時,我們可能會叫出聲來,表達不適,但遇到內心的瘡疤被揭開時,卻蜷曲地把脆弱藏起來,不想被他人看見。
德國心理學家恩斯特弗利德.哈尼許(Ernstfried Hanisch)和艾娃.溫德爾(Eva Wunderer)所著的《躲在蚊子後面的大象》,集結他們四十多年的專業臨床經驗與案例,解析 7 種內在心理需求。書中安排了不少問卷、評分表及練習測驗來思辯,透過自我觀察,以找到我們隱藏於內心的「大象」,讓牠們具體化不再是撲朔迷離的模糊樣,也逐步解釋我們遇到某些事會過於激動的緣故。
「在許多家庭中談論感受並不常見,相應地也就沒獲得這種能力。」
你是否有過因為某件小事就耐不住脾氣,或是被負面情緒籠罩,但卻不知緣由?《躲在蚊子後面的大象》中用「蚊子」代表一些他看起來無關緊的芝麻小事,而「大象」則是藏在這些小事中的深層情緒,作者以這樣的比喻貫穿全書,並用實際案例的故事來說明 7 種典型的大象,透過詳細分析這些人的成長背景,我們可以逐步理解為何他們的「蚊子」會變成難以承載的「大象」。
這些案例的代入感,可以讓我們思考過往人是否也有相似的感受,更能藉著書中所提供的方法解讀自己,分析出之於己身的問題核心。此外,我們也能在自我練習的過程中,明白換位思考的重要性,也把以往常忽略的細節重新審視。很多時候,我們都羞於談論「感受」,但面對它,甚至探索它,才不會僵化,讓生活有更多可能性。〈延伸閱讀:別急著解決所有負面!讓情緒自由地流動,在獨處過程中療癒、修復內在〉
「不少人一直嘗試保護自己,早已忽略生命中重要的是什麼。」
因為自我保護機制,使得我們在面臨某些事時,會慣性逃避或口不擇言地傷害他人,漸漸地只縮在自己的小小天地,而不去接觸廣大的世界,也錯過了對自己重要的人事物。〈延伸閱讀:感受不到情緒怎麼辦?情感麻木不見得不好,而是自身的防衛機制〉
當我們發生情緒時,有時會知道原因是什麼,但有時卻不明所以,在不知道藏於情緒下的感受為何的情況下,更遑論與之好好相處。《躲在蚊子後面的大象》循序漸進指引我們理解負面情緒的產生,是源於自身未被滿足的需求,書中還多個測驗可以幫我們看見自己的「蚊子」與「大象」,進而找到我們需要滿足的是什麼,也能練習用適當的解決方式取代舊有的自我保護程式。
可能是翻譯書之故,《躲在蚊子後面的大象》有不少內容要反覆閱讀,方能理解原作想表達的意涵。不過,話雖如此,這仍然是本好書,希望有翻開此書的人都能得到對自己有益的收穫。〈延伸閱讀: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醫生說我可以去死沒關係》感謝今天也努力「活著」的自己〉
主圖來源:Pexels @RENATO CONTI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