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家庭影響我們很深。但如果無法改變家庭,也許只能改變自己,看是要逃走也好,或是斷然拒絕家庭也好,如果無法改變家裡,至少要做到的是減少家庭對我們的影響。

這是我朋友的朋友的故事。她是一個外貌上會吸引男性的女性,但還沒找到真正能夠走下去的對象,原因就在於,她在感情裡面,很容易把情緒丟在男伴身上,並希望男性能解決她的困擾,或是為她的情緒負責。

家裡確實影響我們很深,但我們也有喊停的能力

她過去的伴侶,大多因為她的情緒勒索而離開了她。但她的情緒之所以這麼滿,我覺得也不能怪她。

她的母親在生產完之後,躁鬱症爆發,致使自己無法工作,她的家庭都深受影響。因為這樣,她小時候並未好好地被承接,因而希望自己的伴侶能夠承接自己,給予自己溫暖的庇護。

有這樣的期待並不是壞事,沒有人希望自己的伴侶無法承接自己。但如果情緒太過強烈,那這樣的期待是會讓人難以接住的。

這位女性至今仍未離開家裡。當然離開家裡並不是唯一的選項,如果能住在家裡,但盡可能不被家裡影響,我覺得也是一個選項。〈延伸閱讀:《過時‧過節》:以傷痛描繪壓抑的中式家庭關係,重新反思衝突後的悔恨與原諒〉

圖片來源:《海街日記》劇照
圖片來源:《海街日記》劇照

我的朋友也是一個很容易被家庭勒索的人,但她選擇拒絕她的家庭,如果家裡受不了她,她也可以搬出去。就是這樣的態度,她拒絕了家裡的勒索。

但她的朋友做不到這一點。家裡無盡地向她索取,無論是金錢或是情感,她也就把索取的目標轉向了男友。

當然,我明白家庭因素沒有那麼容易改變。但如果不做點什麼,讓家裡不斷對自己說「我是妳媽媽,妳應該要重視我」其實也是不行的。就好像她會對男友說「我的家庭這麼慘,你應該要養我、關心我」一樣,我覺得這樣的情緒如果不斷地進行代間複製,是沒完沒了的。〈延伸閱讀:溝通中被愛、被接納的期望,《家庭裡的對話練習》:與兒女的薩提爾實踐紀實〉

不斷複製的悲傷,是需要靠自己終結的

圖片來源:《鬼滅之刃》劇照
圖片來源:《鬼滅之刃》劇照

我記得在看《鬼滅之刃》蜘蛛那田山那集時,曾經有這樣的感慨:「累」因為得不到家庭的關愛,因而用血鬼術製造了一個家庭。

在故事中,累是一個小時候常常生病的孩子,他得不到照顧,因此在成為鬼之後,透過血鬼術操控他人,讓他們成為自己的「爸爸」、「媽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行事。

但在真實世界裡,我們很難真正操控別人。即使一時因為對方的外在而願意為對方付出,但有一天,我們會感覺到疲憊。

圖片來源:《過保護小姐》劇照
圖片來源:《過保護小姐》劇照

那麼,那個源源不絕的匱乏感,就必須由當事人自己劃下句點。當然,我並不贊同「家庭缺乏的安全感,必須由自己彌補」這樣的說法,但是當「他人給我安全感」跟「我給自己安全感」這兩點,不能達成平衡時,我們很難真正得到一段穩定的關係。〈延伸閱讀:鄭秀文主演《流水落花》:在組建家庭的過程,不斷學習成為更好的「家人」〉

因為,除了別人給我們安全感,我們也必須要給別人安全感呀!即便搬離家裡很難,是不是能試著減少自己家庭對自己的依賴?假設不拉開自己跟家裡的關係,就很難有機會得到喘息。

一個人如果容易焦慮,那就必須要給自己喘息的空間。如果你能讓自己有更多的喘息空間,自然能夠對別人做出,不再那麼受情緒所控制的回應。

主圖來源:《過保護小姐》劇照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