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上一代,是貧窮的一代,許多人胼手胝足,為自己開創了不錯的生活。

正因為小時候過得苦,所以不希望孩子吃苦,許多父母無不在物質上滿足孩子。然而,物質上的富足,並不代表情感上的富足,父母年幼時被祖父母被情感上的忽視,也讓他們容易忽視孩子們的情感。

我不清楚台灣的數據是多少,但根據趙昱鯤在《無行動,不幸福》書中提到的,根據他過去幾筆研究,中國的安全型依附,約為 23%~41%,比起美國過去研究得到的 50~70%,其實少了許多。

或許台灣的數據沒有這麼低,以我自己的經歷,台灣的上一輩,要教養出安全依附,其實也是挺不容易的。

只注重物質,無法達成情感上的連結

圖片來源:Pexels @Pixabay
圖片來源:Pexels @Pixabay

有些人會說,現在的小孩子是爛草莓、啃老族。我不否認這樣的說法,或許觸碰到了這個社會的某些樣貌。

然而,單純批評,沒有提出建設性的想法,是沒有辦法讓更多人走向幸福的。

我自己的成長過程,是和母親居住的。父母並未離婚,但因為某些家庭因素,他們分居兩地。

我的母親是不擅長表達正向情感的人。她很少關心我的感受,使得我得不斷大吵大鬧,才能獲得我要的東西。

記得國中時期,有一次我落枕了,脖子無法轉動,十分疼痛。

我的母親說,全勤是很重要的事情,要求我一定要上學。我打死不從,躺在床上不願意起來。僵持了一整天,我終究沒去學校。

當然,這並不是說她的觀念是錯的,對某些人而言,全勤的確很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父母是否同理到子女的感受?

有些做父母的,要求孩子生病了還是得上學,並搬出納爾遜將軍在暴風雪的日子裡上學的故事,來要求孩子要上學。有些做父母的,則是要孩子好好休息,不要累壞了。

但無論是要孩子上學,還是要孩子休息,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其實是,父母是否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感受被關懷到?

「你感冒看起來很不舒服,還好嗎?雖然我覺得全勤是重要的,但你可以自己做選擇,如果覺得自己 ok,那就試著去上學,如果真的不舒服,也不要勉強,就好好休息。」如此傳達關心給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的母親不擅長關懷我,所以我往往打電話給父親,向他索求愛。但我的父親也不懂得如何關懷人,所以他常常會在我生氣或難過的時候,透過物質滿足我。

不知道有幾次,我錢不夠用的時候,向父親討錢。父親雖然生氣,但往往還是會妥協,使得我養成了花費不當的習慣。

然而,父親給了我錢,是否讓我覺得有安全感?就某一部份而言確實是如此,因為生活所需被滿足,確實能帶給我安全感。

但另一部分,父親並未讓我養成對自己負責的責任。他總是一開始先拒絕,後來又在我的要求下妥協,使得我遇到問題時,總是找爸爸求助。

這並不是說,孩子找父母求助是不好的。然而,如果父母未能讓子女學習如何自己幫助自己,只是單純給予物質滿足,其實是不夠的。

這也不是說,我的父親不會教育,只是在他的生命經驗裡,好像給予物質上的滿足,就能解決孩子的問題。

他沒有從父母身上獲得足夠的情感關懷,自然也不會給予我足夠的情感關懷,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延伸閱讀:親子關係課題:每日保留 3 個與孩子培養親密感的時光,從小建立充滿信任的好感情!〉

試著給予孩子關愛,而不是給予孩子物質滿足

圖片來源:Pexels @Susanne Jutzeler, suju-foto
圖片來源:Pexels @Susanne Jutzeler, suju-foto

還記得我看過一些教養的書籍,裡面有著這樣的對話:

一個做兒童教育的叔叔,路過了一家玩具店。一個孩子不斷對媽媽哭鬧:「我要兔兔!我要兔兔!」

媽媽則是大聲斥責著:「你玩具還不夠多嗎?為什麼又要買新玩具?」

孩子的情緒並未被安撫,而是更加聲嘶力竭地哭著。

這位叔叔,走向了孩子,蹲下來和孩子講講話(蹲下來與孩子同高非常重要,這讓孩子不會覺得說話者高高在上):

「你很想要兔兔呀?」

「對!」

「感覺得出來你很喜歡兔兔。」

「對啊!可是媽媽不買給我!」

「我可以明白你很想要兔兔,你真的很喜歡兔兔。」叔叔溫柔地說出這句話,並稍作停頓後,繼續說道:

「可是媽媽沒有辦法再幫你買新的玩具了耶。」

「不然……我們好好地跟兔兔說聲掰掰,下次再來玩具店看它,好不好?」

「走吧,要跟媽媽回家嘍。我們跟兔兔說掰掰,好嗎?」

真的是很溫柔的一個叔叔呢。〈延伸閱讀:權威型教育綁不住孩子:當父母的認可成為一切,孩子便失去了自我價值〉

「先同理情緒,再說明界線」

圖片來源:Pexels @Annushka Ahuja
圖片來源:Pexels @Annushka Ahuja

當然,在實務現場,對話絕對沒有這麼容易。不過從這邊可以看到,這位教育者先是同理了孩子的情緒,再來才是說出界線。

過去的父母輩,大多只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拒絕孩子的想法,另一種則是坳不過孩子,因而向孩子妥協。無論哪一種,都沒有真正關心的孩子的情緒。

這個叔叔做的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先同理情緒,再說明界線」,而父母們做的,往往不是「堅守界線」,就是「放棄界線」,卻都沒有前面「同理情緒」的那一步。

當一個孩子呱呱墜地,總是以為自己是世界的霸主。要奶就有奶,要換尿布就有人換尿布。

然而,孩子會漸漸地發現,父母無法滿足自己的全部。因而,他們會想要消滅不能滿足自己的「壞父母」,留下能夠滿足自己的「好父母」。

可是呢,我們都得學會面對社會現實。這一些未能在小時候獲得同理的父母,如果老是得不到父母的回應,就比較有可能發展出不回應孩子情緒的父母。如果在哭鬧之後,能夠得到父母的回應,他們就比較有可能在未來對孩子妥協,放棄自己的界線。〈延伸閱讀:孩子不尊重父母怎麼辦?這幾個原因可能讓孩子頂嘴,相互尊重是關鍵〉

回應並非物質的滿足,而是情感上的理解

圖片來源:Pexels @Kampus Production
圖片來源:Pexels @Kampus Production

過去,我在讀依附理論時,常常談所謂的「回應性」,好像父母得全能地回應孩子的需求,才是夠格的父母。

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子的。所謂的回應,並非指物質上滿足孩子的需求,而是情感上能否回應孩子的痛苦。

在我一開始接受諮商的時候,我就像個希望諮商師幫我解決所有壞父母,留下所有好父母的孩子一樣。

但我漸漸地知道,我必須接受好父母跟壞父母,其實是來自同一個人的事實。

沒有人能真正地成為好父母,那會讓孩子永遠不會自己解決問題,總是尋求父母的協助。而那些能夠學會自己解決問題的孩子,其實是來自於父母情感上的同理,搭配界線上的設立。

這些孩子學到了,自己並不能成為世界的神,但同樣地也學到了,即便自己的父母無法滿足自己的所有期待,但卻能盡可能關懷自己的情緒。

所謂的無條件的愛,並不是一切順從孩子,因為在現實世界裡,父母的財力有限,同時也有自己的情緒。

真正的無條件的愛,來自於「即便拒絕了孩子的需求,依然關心孩子的情緒。」

這是一條很難的路,但我們可以試著往這個方向,努力看看。

主圖來源: Pexels @Ketut Subiyanto

作者粉絲團:貓心—龔佑霖

若有希望作者回覆的問題歡迎按此進入貓心信箱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