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底是各項大型活動與賽事舉辦的高峰期,隨著疫情趨緩,近期國內也有不少活動陸續恢復,對於韓國梨泰院發生的不幸事件,馬偕醫院災難醫學科主任暨大型活動醫療救護協會理事長張國頌也深表痛心,他表示,國內對於大型活動設計規劃、流程動線、場地管理、緊急救護均有相關規定,提醒主辦單位、當地政府及民眾都應事先對活動有充分瞭解,才能確保安全性。

參與活動前建議先了解環境,斜坡、下樓處最易出事

圖片來源:Pexels @Niguo
圖片來源:Pexels @Niguo

張國頌提醒,凡參與大型活動的民眾,在參與前最好能先瞭解現場環境,包括演唱會、跨年或各項賽事,活動結束的人潮分流是最嚴峻的考驗,也是最常發生推擠或意外的時候,其中斜坡、下樓梯處、狹窄通道最容易發生推擠,而女性、身材矮小者首當其衝,承受壓力更大,易導致缺氧呼吸困難,甚至發生壓迫性窒息(創傷性窒息)。

在結構面的考量,張國頌表示,當每平方米若超過 4 人,就要小心產生「流體效應」,個人無法自由活動,會隨著人潮推擠向前,因此會造成前方壓迫,因此這也說明此次梨泰院為何在斜坡時發生踩踏現象。〈延伸閱讀:在生活中微加情趣:跟著 TO-DO LIST,一起邀請朋友來場充滿歡樂氣氛的聖誕派對吧!〉

室內通風不良恐一氧化碳中毒,戶外當心高台乘載量、散場人潮

圖片來源:Pexels @Josh Sorenson
圖片來源:Pexels @Josh Sorenson

若活動在室內舉行,如音樂會、大型舞台表演,尤其要考量人潮群聚造成通風不良,產生一氧化碳中毒,此時紅血球失去攜氧能力,以致全身無力癱軟甚至昏迷。〈延伸閱讀:2021 最新包棟民宿推薦:防疫跨年別出門人擠人,就到這 4 間包棟民宿嗨翻一整晚!〉

若活動在戶外舉行,則要小心臨時搭建的高台承載量,也要避免同時間過多人跳動,產生瞬間重力衝擊導致舞台坍塌,此外,在散場時也要考慮人潮疏散動線與分流措施,才能確保安全。

張國頌強調,大量人潮匯集的地方,易造成數據通訊無法通話與定位,主辦單位應在活動前加強無線通訊配置系統。區域救護系統需配備具有 AED 的緊急救護技術員來回巡邏,並隨時向現場指揮中心傳回最新資訊,也是能夠即時掌握現場脈動的重要關鍵。〈延伸閱讀:新的一年從美好的旅程開啟:6 個異國跨年「不撞點」的好去處,一起在摩天輪裡共進浪漫晚餐〉

張國頌表示,舉辦大型活動是推廣與行銷都市最佳的機會,也是考驗緊急救護系統良寙的指標,所有參與活動的人員安全至關重要。近年來雖已推動相關安全管理與事故應變機制,但在逐步完備的過程中,仍需要各界重視。

主圖來源:Pexels @Wendy Wei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