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臺港電影在類型與製作上有越來越多突破,不再只停留於文藝小品或人情劇。最近幾部風格迥異、戲劇張力強烈的新片,可說是臺港電影的當前指標。
編輯私心推薦三部不可錯過的作品,從奇幻愛情、災難動作到家庭內裡的糾葛,各自呈現創作者對時間、生命與情感的理解與探索。
1.《他年她日》

由許光漢與袁澧林主演,電影設定在一個被「重力牆」分隔的世界。一方時間飛逝,一方緩慢流動,他的一年只是她的一日。兩位男女主角因時差戀愛,每一次相遇都是擦肩而過。
《他年她日》以高概念的奇幻設定探索愛情的本質,畫面唯美,氣氛詩意。時間成為愛情最大的阻礙也是最深的情感張力。題材新穎,很讓人期待這部電影會如何敘述這樣的愛情,喜歡愛情電影的朋友,週末就可以進戲院觀賞了。
2.《96分鐘》

做為今年破億電影之一,《96 分鐘》在網路上的發酵程度,驚喜的讓國片獲得更多關注。由林柏宏與宋芸樺主演,劇情描述高鐵列車被安置炸彈,主角必須在 96 分鐘內拆彈與救援。導演洪子烜耗時多年籌備,使用虛擬攝影棚與預演技術,提升了視覺質感,這點也讓影迷們覺得國片終於不輸給國外電影了。
此外,《96 分鐘》成功打造緊湊節奏與高張力場面,類型明確、動作流暢,是難得一見的本土災難動作片。雖情節較為公式化,但整體完成度高,是臺灣類型電影的重要突破。
3.《我家的事》

由曾敬驊、藍葦華、高伊玲、黃珮琪、姚淳耀主演。新銳導演潘客印以故鄉社頭為背景,透過一家四口的視角,講述家人間的誤解、成長與和解。角色名字以四季命名,象徵家庭成員如節氣般各自流轉,這個小巧思,也讓人覺得這部電影是很細膩又觸動著我們的日常。
《我家的事》節奏緩慢但情感真摯,透過細節展現家庭關係的複雜與溫柔。沒有煽情橋段,卻能讓觀眾在靜默中看見自己的家庭影子,是一部溫厚且動人的臺灣生活劇。此外,他們更在今年的金馬獎大放異彩,一共入圍八項大獎,劇中五位主演也全數入圍,可說實至名歸。
這三部作品在風格與野心上各有取向,也互為補足。對影迷來說,他們提供了三種進場觀看國片的切入口,想被震撼、期待類型感、渴望溫柔的情感觸動,都可在這些作品中得到滿足。更重要的是,這三部電影也讓人看到臺港電影製作正在多元前進,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96 分鐘》:林柏宏、宋芸樺捲入高鐵炸彈危機,再創國產動作災難片新高度!
主圖來源/《他年她日》、《96 分鐘》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