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愛劇場播出的臺劇《我們六個》是改編自真實社會案件的影集。最近在社群上的討論度不斷,破碎而又充滿愛的情節,不只讓人淚流不止,本劇跳脫以往電視臺形象的呈現方式,也讓台劇再次吸引觀眾目光。

《我們六個》聚焦於一對破碎家庭中六名孩童面對生活與情感困境的成長歷程,這部戲不僅令人落淚,更觸動人心深處。導演王傳宗與實力派演員天心、馬志翔領銜演出,加上真實家庭成員的參與與紀錄式敘事,使劇集兼具歷史尊重與情感真摯。

深處絕境,仍不放棄希望

圖片來源/《我們六個》劇照
圖片來源/《我們六個》劇照

劇情改編自真實事件「李月桂案」。原本幸福的六兄妹,在母親郭富美遭小三用熱水燙傷致死後,頓失依靠。20 年後,父親林達生仍遭同一人毆打致死。這樣的悲劇,讓六個兄妹的生活從美好走向破碎,甚至反覆重擊,可是他們依然在黑暗中奮力成長。

這樣的故事,在我們聽來是駭人的社會事件,但卻是他們的真實人生。這一切都很不容易。媽媽離開後,他們進入了育幼院,在大姊的帶領下,兄妹們彼此扶持,即使身處絕境,仍不放棄希望與未來,除了活下去,也努力的完成夢想。

在破碎中,重新尋找連結並學著共存

主圖來源/《我們六個》劇照
主圖來源/《我們六個》劇照

在破碎中找到新的連結方式,觀影完留在心中最深的感受,大概就是這個。

當家庭遭受重創,我們總是渴望復原或是修復關係,總期盼著有一天能回到過去,但這部戲打破了這種浪漫的想像。六名孩子在痛失雙親後,無法回到過去,也無法靠單一個人撐起整個家庭。他們選擇的不是逃避,而是各自踏上不同的道路,靠自己與彼此,重新定義「家」的樣貌。

而劇中對社會支持系統的呈現也令人印象深刻。同時,也提醒著觀眾,一個家庭若沒有外界的理解與協助,很難靠自身走出陰影。從教會志工、學校老師、社工,到育幼院的陪伴者,每一個角色其實都在為這六兄妹注入一點點向前的動力。這不是救世主式的拯救,而是微光累積成星海的過程。

「人生的困難從來不是平順地克服,而是反覆地失落與站起。」《我們六個》給觀眾的不只是眼淚,而是一種新的觀看創傷的方式。治癒並非遺忘,而是與過去共存。家庭也不是一個形式,而是一段不離不棄的情感連結。

◆延伸閱讀:台語生活輕喜劇《拜六禮拜》:鍾欣凌、楊世美、蕭如如主演,彰化閨蜜三人組共伴人生新危機

主圖來源/《我們六個》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