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一門影響我們職場與人際關係的關鍵能力,不論是在企業管理、危機處理,甚至是日常交流,良好的溝通技巧都能幫助我們降低誤解、解決衝突、提升合作效率。然而,許多人在溝通時常因表達方式不當、忽略非語言訊息或缺乏傾聽而導致問題加劇。因此,學會高效溝通,不僅能強化個人影響力,還能為企業與品牌帶來正面效益。
為什麼要會溝通?有什麼好處
(1)建立人際關係──台積電的好好說真話哲學

有效的溝通能促進理解與信任,強化合作關係。臺灣知名企業台積電(TSMC)內部,主管與員工的溝通透明度被視為維繫團隊合作的關鍵。透過「開放溝通文化」,員工能向高層反映問題,減少階層間的隔閡,使企業運作更順暢。
根據魏哲家董事長的說法,台積電強調「好好說真話」,鼓勵員工用尊重和包容的方式進行有效溝通,以建立更好的工作環境。具體做法如下:
- 開放溝通文化
台積電致力於建立開放的溝通文化,這不僅體現在高層與基層之間的互動,也包括跨部門之間的協作。這樣的文化使得每位員工都能夠自由表達意見,提出建議或反映問題,從而促進了創新和效率。透過定期舉辦的會議和工作坊,員工可以直接與主管交流,這種透明度有助於減少誤解和矛盾。
- 尊重與包容
在多元文化的工作環境中,台積電強調尊重和包容的重要性。隨著公司全球化的擴展,來自不同國籍和文化背景的員工越來越多,因此採用同理心和尊重的溝通方式變得尤為重要。魏哲家提到,在說真話的同時,也要顧及對方的感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這種對人際關係的重視,有助於提升團隊凝聚力和士氣。
- 有效回饋機制
台積電還建立了有效的回饋機制,鼓勵員工在工作中及時提供回饋,無論是對產品、流程還是管理方式。這種機制不僅能夠及時發現問題,也能促進持續改進。例如,公司會定期進行員工滿意度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調整管理策略,確保員工需求得到滿足。
- 培訓與發展
為了提升員工的溝通技巧,台積電提供各種培訓課程,包括有效溝通、衝突解決和團隊合作等主題。這些培訓不僅幫助員工提升個人能力,也促進了整體團隊效能。透過持續學習和發展,員工能夠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
台積電在溝通技巧上的實踐,不僅增強了內部協作,也提升了整體工作效率。開放溝通文化、尊重與包容、有效反饋機制以及持續培訓,共同構成了台積電成功運營的重要基礎。這些策略不僅讓企業運作更順暢,也使得每位員工都能在這個環境中茁壯成長。
(2)解決問題──好的溝通可以讓危機大事化小事,小事變沒事,反向亦如是

透過溝通,可以清晰地表達需求和期望,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和衝突。2024 年,王品集團旗下的「初瓦」和「嚮辣」餐廳因食品安全問題遭遇食物中毒事件。根據報導,自 4 月 2 日至 5 日,許多顧客在這兩家餐廳用餐後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最終累計有 56 人就醫。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隨後進行調查,發現兩家餐廳存在衛生管理上的疏失,包括廚房環境不潔、食材標示不全等問題。
事件發生後,王品集團迅速發表公開道歉信,承認在管理上存在疏失,並對受到影響的消費者表示歉意。集團強調將積極改善衛生管理,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他們表示:「我們將深刻反省錯誤,因為無論汙染源究竟是什麼,都讓我們的同仁及相信王品集團的消費者受到傷害,我們感到歉疚和自責。」而為了挽回消費者的信任,王品集團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 澈底清潔與消毒:對受影響的餐廳進行全面清潔和消毒,確保環境安全。
- 改善衛生管理:針對衛生局提出的問題進行整頓與改善,包括加強食材標示和來源管理。
- 加強員工培訓:提升員工對食品安全的認識和操作規範,確保每位員工都能遵循符合食安要求的標準流程。
(3)提升工作效率──越會溝通越有效率

在企業管理中,溝通效率直接影響決策執行的速度。例如,momo 購物網(後簡稱 momo)在內部運用即時溝通系統,以確保跨部門資訊傳遞的順暢,這樣的做法有助於避免因資訊落差而導致的決策延誤。這一系統的出現,使得各部門間能夠快速分享重要資訊,促進了團隊合作和工作效率。具體的效益表現有以下方面:
- 提升工作效率
momo 的即時溝通系統使得員工能夠在需要時迅速獲取所需資訊,無論是關於產品上架、庫存狀況還是行銷活動的最新動態。這樣的即時性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縮短了各部門間的反應時間,確保了業務運作的流暢性。
- 促進跨部門合作
在電子商務環境中,行銷、客服、物流等不同部門需要密切協作。Momo 透過即時溝通系統,讓各部門能夠及時分享資訊和協調行動。例如,當行銷部門推出促銷活動時,可立即通知客服和物流部門,以便他們做好準備,這樣可以避免因資訊不對稱而造成的混亂。
- 快速問題解決
即時溝通系統還能幫助員工在遇到問題時迅速尋求幫助。無論是技術問題還是客戶投訴,員工都能透過即時訊息或視訊會議快速聯繫相關部門或同事,從而加快問題解決的速度,提高整體服務品質。
- 增強員工參與感
藉由即時溝通工具,員工可以更方便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建議,這不僅增強了他們對工作的參與感,也有助於企業文化的建立。momo 鼓勵員工積極參與討論和決策過程,使每位成員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意見被重視。
關鍵溝通技巧!一次搞懂就上手
(1)積極傾聽
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提出的「積極傾聽」概念,強調帶著理解與共鳴去聆聽,而非僅等待回應的機會。以下是關於積極聆聽的相關重點:

- 理解與共鳴
在積極傾聽中,聽者需要努力理解對方的情感和需求,這會要求聽者放下自己的偏見和先入為主的觀念,專注於說者所表達的內容。例如,在會議中,成功的企業領袖會特意練習專注聆聽員工的意見,透過追問細節來確認自己的理解,而不是急於給出建議或結論。這樣的做法不僅能促進有效溝通,也能讓員工感受到被重視和尊重。
- 增強團隊合作
積極傾聽有助於促進團隊內部的合作與協作。在工作環境中,當團隊成員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時,整體工作氛圍會變得更加開放和包容。這樣不僅能提高創造力,也能減少衝突和誤解。例如,在產品開發過程中,設計師與工程師之間如果能夠進行積極傾聽,將有助於更好地協調各自的需求和意見,最終達成更優質的產品。
- 有效解決衝突
在面對衝突時,積極傾聽能夠幫助各方更好地理解彼此的立場和情感。透過耐心地傾聽對方的觀點,找到共同點並促進解決方案。例如,在客戶服務中,客服人員如果能夠積極傾聽顧客的投訴或建議,不僅能有效解決問題,也能增強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
- 提升個人發展
學習積極傾聽不僅對他人有益,也對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透過深入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我們得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情感狀態。卡爾.羅傑斯認為,良好的傾聽能力是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重要基礎,也是自我實現的一部分。
卡爾.羅傑斯所提出的「積極傾聽」概念不僅在心理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透過理解與共鳴,我們能夠建立更深厚的人際關係,提高團隊合作效率,並有效解決衝突。因此,在各種溝通場合中實踐積極傾聽,是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培養的重要技能。
(2)清晰表達
清晰表達的溝通方式能讓公關危機獲得一線生機,品牌透過公開聲明,清楚地向消費者傳達整頓與改善措施,成功挽回信任。這也顯示出透明公開的資訊傳遞能有效減少誤解,並讓品牌維持正面形象;身而為人,孰能無過,但如何面對過錯而能有效溝通,清晰表達,就是至為重要的關鍵。

在 2021 年,汪喵星球再次面臨廢水排放問題。為了挽回消費者的信任,品牌迅速發表公開聲明,清楚地說明事件的經過、當前狀況及未來的整改措施。這份聲明中包含了以下幾個要點:
- 事件背景:品牌詳細說明了關於廢水排放的前因後果,以及之前所採取的改善措施。
- 改善承諾:汪喵星球承諾將加強污水處理設施,並引進即時水質監測系統,以確保未來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 透明度:品牌表示將定期向公眾更新改善進度,以保持透明度和信任。以下便是品牌持續提供的相關里程碑
- 2022 年 3 月,環境管理 ISO14001 認證通過。
- 2022 年 9 月,水質淨化工程完成。
- 2023 年 1 月,政府核發排放許可證。
- 2023 年 5 月,廢水魚池完工。
(3)同理心
國際知名品牌 DOLCE&GABBANA 於 2018 年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系列名為《起筷吃飯》的廣告,內容是模特兒用筷子吃義大利美食,如披薩和義大利麵。但廣告中使用的語氣和表現態度,被認為對中國文化不尊重,因此引發了強烈的反對聲音。隨後,品牌設計師斯還在社交媒體上與網友爭辯,並發表了侮辱性言論,進一步加劇了輿論風暴。

而後面對激烈的抵制和負面輿論,DOLCE&GABBANA 迅速發表公開聲明,承認對中國文化理解的偏誤。他們表示將會進行反省與改進。更重要的是,在道歉聲明的結尾,設計師用中文說出了「對不起」,這一舉動被視為展現誠意和對中國文化的尊重,也是同理心的展現。而在這樣的回應中,我們可以看到幾項重點:
- 承認錯誤:品牌公開承認自身在文化理解上的不足,這一舉措有助於減少消費者的不滿情緒。
- 使用當地語言:在道歉聲明中使用中文,不僅是對中國消費者的一種尊重,也顯示出品牌願意聆聽並理解其文化背景。
- 積極改善:品牌承諾會加強對文化差異的認識,並改進未來的市場行銷策略,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4)非語言溝通
Albert Mehrabian的研究指出,在溝通中,非語言元素的影響力佔據了重要地位。他提出的「7-38-55法則」表明,溝通的效果中,55% 來自肢體語言、38% 來自語調,僅有 7% 來自文字本身。然而,這一法則主要適用於當語言內容與非語言訊息不一致時,人們更傾向相信非語言訊息。因此,在有效溝通中,非語言訊息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但也應注意語言內容與非語言訊息的一致性。
非語言溝通的實際商業應用
在商業環境中,知名企業高層在發表重要公告時,通常會運用適當的手勢、眼神接觸等非語言行為,以增強信息的可信度與說服力。例如,在產品發布會或股東大會上,領導者會使用開放的姿勢和自信的語調來傳達品牌的願景和未來計劃。這些非語言信號不僅有助於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還能強化他們對信息的接受度。
應用情境:
- 企業高層演講:許多成功的企業領袖在演講時會特意練習肢體語言,例如使用手勢來強調關鍵點,或在適當時候與觀眾進行眼神接觸。這樣的做法可以使觀眾感受到演講者的熱情和誠意,從而提高信息的說服力,最知名的案例就是 APPLE 的賈伯斯,開創了新的品牌對外溝通模式且一時蔚為風潮。
- 面對面會議:在 one on one 的場合中,參與者的非語言行為如坐姿、微笑和點頭等,都能影響談判結果。如果一方表現出開放和友好的肢體語言,通常能促進更順利的交流和更好的合作氛圍。
(5)適時回饋

在問題發生時,如果企業能主動承擔責任、透明溝通和積極改善,不僅能減少消費者的不滿,也能反向強化品牌形象和信任度;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企業不只是對外部溝通,也同時在進行內部的回饋,讓企業內部同仁能夠知悉企業的行動方案作為跟未來可能會發生的狀況,將有助於企業上下團結一心面對挑戰,也能對外到內,都保持一致的正向態度。
2017 年,海底撈的北京勁松與太陽宮兩家門市被報導發現老鼠蹤跡和清洗設備不潔,等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這是品牌自成立以來面臨的重大經營危機。此事件引發了廣泛的輿論關注,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受到影響。
面對危機,海底撈迅速採取行動,並在三小時內發表了第一份聲明。這份聲明中,海底撈沒有將責任推給員工或承包商,而是由管理層和董事會主動承擔責任,這一做法展現了品牌的負責任態度。聲明中,海底撈清楚地承認報導屬實,並表示將加強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具體措施如下:
- 公開承認問題:海底撈在聲明中直接承認問題的存在,而不是試圖掩蓋或否認,這樣的透明度有助於減少消費者的不安。
- 詳細整頓與改善計劃:海底撈在聲明中描述了未來將採取的各項補救措施,包括暫時關閉問題門市、主動向相關政府部門報告進度、以及邀請消費者監督進程,這些行動展現了品牌對消費者的尊重與負責任。
- 安撫員工:海底撈還特別提到將安撫受影響門市的員工,確保他們的工作與安全感,這不僅有助於維持員工士氣,也能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人文關懷。
一般常見溝通的障礙情況及解決方法
(1)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指在溝通中,個體過於專注於自己的觀點和需求,而忽視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這種障礙常常導致誤解、衝突和品牌或個人形象受損。
案例:H&M的「種族歧視」爭議

在 2018 年,H&M 推出了一款印有「Coolest Monkey In The Jungle」(叢林中最酷的猴子)字樣的童裝,並以一名黑人男孩作為模特兒穿上後拍照呈現。這一廣告迅速引發了社群媒體上的強烈反應,許多消費者認為這一設計帶有種族歧視的意味,對品牌造成了嚴重的信譽損害。
問題其實出於 H&M 在推出這款產品時,未能充分考慮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敏感性和消費者的感受。品牌過於專注於自身的創意表達甚至是自以為幽默的方式,卻忽略了可能引發的負面反應。這種自我中心的思維方式導致了公關危機的爆發,並引發了消費者的不滿和抵制。以下是建議改善的方向:
- 文化敏感度(Cultural Sensitivity)培訓:企業應該對員工進行(跨)文化敏感度的相關培訓,以提高他們對不同文化背景和價值觀的理解。這樣可以幫助企業在產品設計和市場推廣中避免類似的失誤。
- 多元化團隊:組建多元化的團隊,包括不同背景的人士,可以幫助企業在決策過程中考慮更全面的觀點和需求。這樣能夠減少自我中心的思維,提高溝通效果。
- 積極傾聽與回饋:企業應鼓勵員工和消費者之間進行開放的對話,並主動尋求消費者回饋。透過積極傾聽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品牌能夠更好地理解市場需求,並及時調整策略。
- 透明度與誠懇道歉:當發生誤解或爭議時,企業應迅速作出回應,承認錯誤並表達歉意。H&M 在事件發生後迅速道歉並撤回該廣告,但仍需進一步加強品牌形象修復,以重建消費者信任。
(2)過度說教

過度說教是指在溝通中,管理者或領導者以單向的方式傳遞信息,強調自己的觀點而忽視員工的參與感和自主性。這種溝通方式可能導致員工感到被壓制,降低他們的動力和創造力。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特別是矽谷的企業,越來越多地採用教練式管理,以促進員工的自主性和參與感。
Google 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其內部管理強調「引導思考」而非直接指示。根據 Google 的「Project Oxygen」研究,成功的經理人應具備良好的教練能力,而非僅僅依賴技術性的專業知識。這項研究發現,最有效的經理人會使用開放式問題來引導員工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該怎麼做。
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經理人往往會給出明確的指示,這樣的方式可能會讓員工感到缺乏自主性,並且不願意提出自己的想法。這種過度說教的方式不僅抑制了創造力,也可能導致員工對工作的投入度降低。從個人立場來看,也就是長輩式說教的方式已經不再為這個世代的年輕族群所接受了。以下是幾個建議的調整方向:
- 教練式管理:Google 透過教練式管理來解決過度說教的問題。經理人被培訓成為教練,專注於引導員工自主思考和提出解決方案。這種方法鼓勵員工參與決策過程,提高了他們的責任感和投入度。
- 開放式問題:經理人在與團隊成員溝通時應使用開放式問題,以促進討論和思考。例如,詢問「你認為有哪些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直接給出解決方案。這樣可以激發員工的創造力,使他們更願意參與討論。
- 持續回饋:建立持續反饋機制,讓員工能夠隨時表達他們的想法和建議。Google 在其內部培訓中強調定期的一對一會議,以提供具體且建設性的回饋,同時鼓勵員工分享他們的觀點。
(3)分心或缺乏專注
在現代職場中,開會或討論時使用手機回應訊息的情況相當普遍,這種行為會嚴重影響專注力,導致討論品質下降。尤其在資訊科技發達的環境中,員工經常受到社交媒體、電子郵件和即時消息的干擾。

如:三星集團(Samsung Group)最近制定了一項名為「手機禮儀」(Mobile Manner)的規定,明確指出在開會和用餐時間禁止攜帶手機。如果必須攜帶手機,則要求與會者在會議期間將手機靜音或關閉,以避免干擾。這一政策的目的在於提高會議的效率,減少分心因素,並促進更有效的溝通。如果想要讓溝通更為專注,以下是一些建議方向:
- 制定明確的會議規則:如三星集團所示,企業應該制定清晰的會議規則,包括禁止使用手機,甚至是集中於桌子中央統一管理,以提升專注度。
- 創造適合專注的環境:提供安靜且舒適的會議空間,減少外部干擾,有助於提高與會者的專注力。
- 引入互動元素:在會議中加入互動環節,例如小組討論或即時投票,可以提高與會者的參與感,使他們更願意投入到討論中,從而減少分心。
- 定期檢視與回饋:會後進行檢視,了解與會者對於專注度和討論品質的看法,並根據回饋不斷調整會議流程和規則。
(4)負面情緒影響

負面情緒影響是指在溝通過程中,個體因情緒不佳而導致的表達不清、理解偏誤或人際關係緊張等問題。這種情況常常會妨礙有效的溝通,影響團隊合作和工作效率。當員工或管理者因壓力、焦慮或其他負面情緒而無法專注於討論時,整體的溝通品質和決策過程都會受到影響和傷害。
Uber 是一家知名的共享交通公司,但在 2017 年,該公司因內部文化問題而遭遇了一場重大的負面情緒影響事件。當時,Uber 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長 Travis Kalanick 因為對公司組織、個人情緒與行為的管理不善,導致多名員工出現高壓和焦慮情緒,最終引發了一系列的負面報導和公關危機。
整體來說,問題可能出於:
一、高壓環境:Uber 內部存在著激烈的競爭文化,員工經常感受到來自上級和同事的壓力。這種高壓環境使得員工在溝通時容易產生焦慮和不安,從而影響他們的表達和合作意願。
二、缺乏支持:在這種文化下,員工往往感到缺乏支持和認可,這進一步加劇了負面情緒,使得他們在會議中無法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如果情況持續沒有得到改善,那將會造成公司龐大的損失與人才離職潮。以下是建議的做法:
- 建立公司內部的支持文化:企業應該致力於內部建立一種團隊支持文化,鼓勵開放的溝通和相互尊重。這可以通過定期舉辦團康活動或企業共識營來增強員工之間的信任與合作。
- 提供心理健康的相關資源:企業可以提供心理健康資源,如心理諮詢服務或壓力管理課程,以幫助員工應對負面情緒並提高他們的心理韌性。
- 促進正向回饋:鼓勵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提供正向回饋與積極鼓勵,以提升員工的士氣與自信心。這樣可以減少負面情緒的積累,促進更積極的工作氛圍。
- 定期檢查工作環境:企業應定期進行工作環境評估,以了解員工的情緒狀態並及時調整管理策略,確保員工能在良好的氛圍中工作。
給個人想提升溝通技巧的建議

(1)參與課程,找到真實的自己
我建議如果個人有需要,可以參加具備心理學背景專業的自我認識課程,例如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相關課程,系統性地提升自我認識和溝通能力。最重要的不是學到可以開班授課,最重要的其實是要透過課程了解真實的自己,並解理解所有的人都是獨一無二,沒有優劣之分,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已的位子,並且找到最棒的方式跟對方溝通。這個心態的轉換,將能幫助學員理解自己的性格特徵,還能促進人際關係的改善和溝通技巧的提升。
(2)遇到狀況,自我反思,但不要自我懷疑
在提升溝通技巧的過程中,定期反思自己的溝通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有助於識別改進之處,還能促進個人成長。然而,在進行自我反思時,應避免陷入自我懷疑的情緒中。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建議和方法,幫助您有效地進行自我反思。
你可以在重要場合過後,複習自己的溝通方式,發現哪些地方需要改進,例如表達不夠清晰、缺乏說服力或無法有效引導討論等。如果覺得自己表現得不錯,要不吝給自己讚美,以增強自信心,在未來的交流中更加從容。最後則是持續省思,保持學習心態,並且不斷探索新的溝通技巧和方法,以適應不同的場合與情境。有些方式是我私人常用的,也跟大家分享:
錄製演講或課程內容
- 我會錄製自己的演講內容或課程教學過程,事後回放來做檢討。這個過程能幫助我客觀地評估自己的表達方式、肢體語言和語調。有時候是會有驚喜的,譬如自己臨場發揮講了一個很好的案例或是笑話,這時我就會有機會把它記下來,融入之後的教材之中。
尋求專業或信任的他人回饋
- 我會主動向領域內的前輩或專家詢問建議,基於專業,有時他們的回應可能會很直接點破盲點,但也都是我未曾注意到的觀察和建議,對於提升溝通品質非常受用。
- 此外,我也會尋找信任的朋友詢問建議,有別於專業建議,素人的回饋有時更為接地,往往都能激勵我讓溝通更為清晰,譬如我某一個部分講得太過於晦澀難懂,透過素人的提醒,就能調整說法,配合技巧,讓之後的表達更能暢通無礙。
保持正向心態,不要自我懷疑
- 在進行自我反省時,應該專注於改進的具體方式,而非自我懷疑。只要持續成長,本來就會一次次挑戰更大的場合,所以不要自我懷疑,當怯場的時候,就要讓自己把過往的成果拿出來回顧,以建立信心,並激勵自己登上更大的舞台。
(3)持續實踐,確認自己的溝通風格
持續實踐是提升溝通技巧的關鍵。僅僅學習理論跟領域知識是不夠的,將所學應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並不斷練習和完善,是確保溝通能力提升的重要步驟。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建議,能讓你在不同情境中有效運用所學的溝通技巧:
開始配合簡報,練習清晰表達

- 有時候,溝通的內容複雜繁多,尤其是在職場上,更是晉升的關鍵能力;所以我會建議在溝通能力到達一定程度時,要開始練習配合簡報演練,透過簡報,我們能夠學習如何將腦中想法用具體形式表達、以及如何組織內容,使其邏輯清晰且易於理解。練習過程中使用簡單明瞭的語言,避免行業術語或過於複雜的表達形式,這些調整都能讓自己的溝通技巧更上一層樓。最後的小建議就是,如果真的會緊張,會怯場,會不能搞砸,那就多練習,多彩排,練習到從哪一頁開始講都行,甚至是突然螢幕沒了,也能順利救場,這樣的你就能底氣十足地上臺了!
無論在一個人還是一群人的討論中練習積極傾聽
- 在 One on One 或團隊會議中,主動運用積極傾聽的技巧,例如保持眼神接觸、點頭表示理解,以及適時重述對方的觀點以確認理解。最後,透過持續觀察與對方的互動,以理解這次的溝通品質是否良好,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
如果需要,可以利用角色扮演進行練習
- 有時候因為工作需要,如危機事件預演;或是在人際關係需求,如提出分手,其實可以安排角色扮演活動,以模擬不同的溝通情境。這樣的練習能幫助自己在安全、安心的環境中探索和確認自己的溝通風格,當然也比較能發想或模擬出不同情況的對應方式。
- 如果可以,在過程中安排第三方觀察者,以利在角色扮演後進行復盤討論,分享各自的感受和觀察,以便從中學習。
主動挑戰更高的場合,創造屬於自己的溝通風格
- 主動挑戰更高、更大、當然也更困難的表現場合,是提升溝通技巧的重要步驟。透過參與核心會議、公開演講、以練習不同場合、不同風格的溝通技巧、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持續接受更專業的培訓,以及建立屬於自己的支持系統。
- 這個過程中你將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溝通風格與技巧,兼顧自信與謙讓,而這樣的成果,將不僅能夠提高你的職場競爭力,也能促進人際關係的健康發展。
溝通能力來自不斷琢磨的溝通技巧與同理巧思

溝通不僅是職場上的一項工具,更是一項深刻影響職涯發展和人際關係的關鍵技能。無論是在企業管理、品牌公關,還是危機處理中,高超的溝通能力都能幫助我們迅速解決問題,化解衝突。正如我的書《危機公關炎上對策》中所提出的各種危機處理的概念,其實核心就是溝通技巧,掌握適當的溝通方式不僅能有效減少誤解,還能在關鍵時刻挽救品牌形象,進而創造更大的影響力。
此外,對同理心的運用尤為重要。它使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從而促進更深層次的連結和信任。透過不斷琢磨自己的溝通技巧,並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同理心,我們可以建立更良好的人際關係,提升工作效率。最終,這些努力將使我們在人生中逐步獲得自己所想要的結果,並在各種交流場合中表現得更加自在。因此,我們應持續學習和實踐,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溝通風格,讓每一次交流都能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