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主廚都有各自不同的方式,用以認識或是品嘗當地美食,來自香港的阮明燊主廚說:「我很自豪是用跑步認識臺北城市的美食,看到覺得不錯、想嘗試的餐廳,我就打開地圖跑去吃。我用跑步看臺北風景,用吃來認識臺北的味道。」

擁有 27 年資歷的阮明燊主廚,接任台北文華東方「雅閣」主廚才月餘,但他扎實的經歷,幫助餐廳接連七年獲得米其林一星的殊榮。如今,他從副手進階掛頭牌、領軍團隊,不只要延續榮耀,更是肩負起將傳統與新派粵菜合二為一的重要使命。

談起接任主廚一職,有著廣東腔調的阮明燊靦腆地說:「很榮幸也很緊張。」對他來說,接棒在謝文、張國邦、鄭國雄三位米其林一星主廚之後,絕對有其壓力,但前輩們各不相同的特質和長處,成了阮明燊進步的養分。

「我曾經和謝文主廚在香港『福臨門』共事過,他是介紹我來臺灣的引路人,他很嚴謹,也很嚴格,但白天責備我之後,晚上會特地找我聊聊,告訴我缺點在哪裡。謝文剛柔並濟,是恩師也是朋友。邦邦(張國邦)和雄雄(鄭國雄)則是出身香港半島酒店,擅長新派粵菜,擺盤、用料,獨樹一格,給了我很多新的啟發,原來老東西也可以這麼潮!」

捨棄機油選雞油 走上廚師之路

阮明燊帶領團隊,打造粵菜新的餐飲視野和口味。(圖片來源/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阮明燊帶領團隊,打造粵菜新的餐飲視野和口味。(圖片來源/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回憶過往,阮明燊坦承,成為廚師並非他最初的興趣,「畢業後,爸媽和爺爺看我沒事做,告訴我只要找個工作養活自己就好。我爸要我去他朋友的修車廠當學徒、我爺爺說他朋友開餐廳,要我去當餐廳學徒,想一想,到餐廳還有東西可以吃,就決定去餐廳當學徒。」他笑著說:「都是當學徒,沒有碰到機油(修車廠),卻和雞油(餐廳)相處一輩子!」

或許是有成為廚師的天分,即便學徒生涯辛苦、他還是在短時間內從打掃、備料的學徒,進階到烹飪的工作,「師傅覺得我好像可以,叫我在現有的食材中做一道菜試試看,我看了一下材料,炒出『乾炒牛河』,師傅吃一口後覺得過關,成了同事們的員工餐,慢慢地,看我做得有模有樣,也達到他的標準,就叫我煮給客人吃。『乾炒牛河 2.0』版本出爐,這是我廚藝生涯的第一道菜,印象深刻。事實上,我打算在臺灣來個『乾炒牛河 3.0』,目前正在找適合的臺灣牛肉,可能會在 6 月登場。」

阮明燊在香港粵菜殿堂級的福臨門餐廳工作,奠定扎實訓練,之後轉戰「鴻星」餐飲集團,再重回福臨門擔任三廚,視野與火候都更上層樓。也正是在這段期間,受到謝文主廚引薦,他決定離開熟悉的香港,帶著一身本領來到臺灣,重新出發,並在 2018 年協助餐廳首度摘下米其林一星佳績,用實力證明「選用最好的食材,搭配細緻手藝與穩健心法,便能烹調出最純粹滋味」的粵菜烹煮哲理。

用長跑開啟城市美食地圖

阮明燊隻身在臺,定期回港陪老婆和女兒。(圖片來源/阮明燊)
阮明燊隻身在臺,定期回港陪老婆和女兒。(圖片來源/阮明燊)

離鄉背井、隻身一人在臺北工作,勢必會承受極大的壓力,如何平衡繁重的工作與思鄉之情?阮明燊寄情於跑步紓壓,「跑步能讓腦袋放空,跑完後滿身大汗,壓力在瞬間化為烏有,腦筋清楚了,心靜下來了,就會知道該怎麼安排工作與面對不同的壓力。」

跑步是阮明燊近十年的新嗜好,尤其到了臺北,跑步幾乎已是他生活的一部分,「還在香港時,我弟幫我報名馬拉松賽,想說就只是去跑步而已,也沒有要搶名次或是要在多快的時間內完成,抱著好玩的心情參賽,竟因此愛上跑步。來到臺北後,我更加勤快地跑,下了班從住家去大安森林公園,只要跑個兩圈,一整天的辛勞便會隨著汗水和跑步的喘息聲而獲得釋放,很爽快。」

跑步不僅能使身心放鬆,阮明燊也透過跑步認識臺北,「我跑步到淡水,只為了去吃網路上都說好吃的排骨飯,用單程兩小時換得一頓佳餚,再用兩小時跑回程,熱量差不多消化完了。」不只用雙腳跑遍臺北,阮明燊甚至花三個小時,一路跑去基隆,只為在廟口附近吃一碗鼎邊銼。「只要食物好吃,就值得我專程跑一趟。」而印象最深刻的,是從天母跑上陽明山的花鐘,再登高到七星山山頂,那次真的是體能極限挑戰,從市區一路拉高到 1100 多公尺,在山頂看到整個大臺北,他有所感動,原來腳下就是工作和生活的城市。

馬拉松路跑是「我」給自己的年度成績單

阮明燊熱愛跑步,連續七年參加臺北馬拉松比賽。(圖片來源/阮明燊)
阮明燊熱愛跑步,連續七年參加臺北馬拉松比賽。(圖片來源/阮明燊)

來臺工作的七年間,阮明燊的跑步 APP 記錄下驚人的 7375.7 公里總里程數,除了日常練跑外,他連續七年參加臺北馬拉松全馬路跑賽,「有些地方我沒去過,馬拉松路跑讓我看到不一樣的臺北,感覺很新鮮,每次都能順利完賽。對我來說,馬拉松就是我一年一次的成績單,無論時間快或慢,我都是在跟自己的體能和年紀賽跑,這樣的意義勝過角逐名次,邊跑邊聽著自己的呼吸聲,那種感覺既特別又真實。」

跑步是阮明燊紓壓和探索美食的方式,也是他瘦身的良方,「還沒跑步前,我 39 腰、體重大概 90 公斤,這幾年跑、跑、跑,腰圍變成 30 腰,體重也降到 70 公斤,真的是很神奇的改變。」事實上,跑步也幫助阮明燊在廚藝路上走得更穩健與順遂,畢竟,唯有維持體能與思緒的最佳狀態,才能擔負起「雅閣」扛壩子的重任。

不只重現拿手菜的風味 還要更勝一籌

阮明燊以過往豐富資歷,烹煮出粵菜煙火氣。(圖片來源/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阮明燊以過往豐富資歷,烹煮出粵菜煙火氣。(圖片來源/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重原味、貴時令」是阮明燊盡力實踐的烹調哲學,「這是每一位稱職主廚都要有的認知。」剛榮膺主廚之職時,調整菜色是個千頭萬緒的大工程,阮明燊說:「脆皮雞是我從福臨門習得的拿手菜,如何在不同雞種的差異性中,創造出和香港同一風味。肉質、脆皮度甚至更勝香港,這是我必須要負起的責任。」又如同龍蝦煨麵,打破以往味道濃郁的印象,改以清爽口味取勝,「只要龍蝦夠新鮮,就用最單純的味道打動客人,不要讓調味蓋過食材的鮮美。」

儘管 27 年的資歷在粵菜界並不算資深,然而,阮明燊和臺港多位米其林星級主廚學習廚藝、接受過粵菜大師羅安的指導,以及引他來臺發展的前輩謝文的責罵與疼惜等,賦予他烹飪出具有溫度的粵菜底子,精準火候、不矯飾、不取巧,將食材的天然鮮味發揮至極致。

他有感而發,「一位主廚得經歷至少十年的養成,付出的辛勞是必然的,若覺得心累、腦子一時間阻塞,就去跑步,跑著跑著,元氣和新的想法便會產生。」儘管阮明燊的中文有著濃濃廣東腔調,他卻是一派自信地說:「我的話可能有些不好理解,但我出手的菜,大家都可以吃出誠意和味道,大火快炒、慢火細燉,烹飪出屬於我自己味道的粵菜。」

從乾炒牛河到脆皮雞、從淡水到基隆的美食追尋,每一個蒸氣騰騰與汗水交織的時刻,都是阮明燊對這座城市與他熱愛的美食最誠摯的告白。

◆延伸閱讀:「一個眼神,就是服務的開始」——林口亞昕福朋喜來登飯店總經理李家豪的觀察力職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