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迪選讀成為台灣國際新聞的指標自媒體,她靠著每日一更新打造傲人成績。然而成長環境沒有國際觀、新聞背景強連結的敏迪,如何創造比主流媒體還夯的國際新聞?她的國際觀如何養成?

敏迪有著好聽的聲線,思考敏捷、口齒清晰,講起故事來特別引人入勝。經營《敏迪選讀》國際新聞自媒體,她是當下最紅的Podcaster、也是知名知識型網紅之一。

在Podcast 圈活躍的她,事實上從文字起家、至今也以文字為本。資深媒體人范琪斐、Podcast頻道百靈果主持人凱莉之外,她也曾合作過人稱「國師」的星座專家唐綺陽,並在公投前夕訪問總統蔡英文 。

因「限制」開啟的國際選讀市場

故事的開端,是在2016年,敏迪給自己設定一個年度目標:每天分享兩則科技新聞並加上 hashtag「敏迪選讀」,這便是《敏讀選讀》的原型。

直到2018年公投敏迪發覺自己並沒有了解公投議題,同時期,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被加拿大政府逮捕,她發現自己身處的藝文圈中,很多朋友不知道這個消息,因此興起以Line官方帳號(當時稱為Line@頻道)推播國際新聞的想法。

「我的個性非常喜歡嘗試新的東西,新的工作軟體,我是時不時去滑App Store的人。」她說。剛好當時任職的公司要開發這項新產品,她開始研究當時方便又便宜、單向且避免鄉民在留言區恣意展演的推播功能。

敏迪自己開設一個官方帳號,內容設定在國際新聞。因為當時她判斷科技新聞自媒體市場已飽和,也體認到,許多朋友會參加公共倡議活動,卻不太了解國際新聞資訊;一方面,因為當年的公投結果,作為年輕人的她意識到要影響長輩,需要「反攻」社群平台。

敏迪(左)說明《敏迪選讀》以文字為本、教人如何看國際新聞,與「百靈果」粉絲口中主持人凱莉(右)為「教主」的路線有所區隔,中為范琪斐。(蔣金攝)

「Line形塑現在的敏迪選讀。」她說,因為推播一個訊息只能發500個字,3則訊息形成一個通知,她每天限制自己在3則訊息、1500字內把國際新聞說完。因為國際新聞進入門檻高,這個方式讓大家願意閱讀。而每天推播一選讀,讓她逐漸在 官方帳號上經由口碑推薦累積破萬粉絲。

2019年7月她收到一個驚喜,是資深國際記者范琪斐傳來的私訊,說想跟敏迪見面聊聊。「那天真的是貴人運到一個極致」敏迪回憶。

原來,有意往LINE平台發展的范琪斐,作的內容太深太硬,百靈果頻道創辦人凱莉推薦她,有一位敏迪用簡單的方式作國際新聞。她因緣成為范琪斐Line Today節目第一年的寫手。

年底,LINE宣布費用調漲百倍,敏迪將平台轉移到《敏迪選讀》APP及網站, 因擁有一萬多粉絲卻沒收入,她透過訂閱式集資繼續營運。2020年經營Podcast,體認敏迪選讀不適合業配模式,2021年辭掉工作全職經營,她集資出品的「國際觀察曆」賣出三萬本佳績,探索出一條自媒體獨特的經營路線。

什麼是國際觀?英文不好也能有

敏迪畢業於清大經濟系,一畢業就創業,公司關閉後,曾在TutorABC擔任營運幕僚及數據分析師,而《敏迪選讀》創立時期,是在印花樂當業務經理。

令人好奇,沒有留學背景的她,「國際觀」長得是什麼樣子?她的「國際觀」是從何而來?

「早期在高中時期,國際觀真的很夯,代表什麼?雙語教育。」敏迪說,早期人們讓國際觀這三個字太有距離感,「好像英文要好,才有國際觀」,「那美國小學三年級的小朋友,他比我們有國際觀嗎?」她提問。

正如當年孟晚舟被捕的新聞,讀者應該認知到「華為手機先不要買,因為它現在正在受美國制裁」,「它隱含的背後意義就是,你越了解國際上發生的事情,越讓你對生活任何面向有所掌控,這才是『有國際觀』。」她說。例如歐洲的黃背心就是源起於民生議題。

「形容一下,今天我們在都市裡面,突然間溪水暴漲,」她說,其實淹水是因為山上暴雨的結果,而我們卻不知似乎遙遠的國際事件,其實是近身的自水來公司問題。

思考敏捷、口齒清晰是敏迪給人的印象。(蔣金攝)

至於寫國際新聞,是不是要有很強的英文能力搜集最新資訊?「其實我英文不好。」敏迪直說。她說自己能閱讀英文文章,但速度慢,比不上真正「英文好」的人。敏迪看所有的外國媒體都是用「一鍵翻譯」這個Google chrome瀏覽器的擴充功能,讓她得以閱讀不同語言的文章。

許多人會稱台灣的國際觀是「美國觀」,她認為,因為在台灣接收國際資訊,吸收的是英語媒體資訊,自然受到西方社會的價值觀影響。她說,許多人對穆斯林有很多的困惑與誤解,認為中東充滿戰爭和恐怖份子,那是因九一一事件之後,新聞媒體將反恐觀念透過英語媒體傳播。

但這道語言的藩籬,正慢慢被破除。

「口說可能需要英文能力,但是現在,純粹吸收知識完全不需要英文能力了。」她說。除了一鍵翻譯,還有很多 AI 翻譯、翻譯年糕打破英語霸權,讓更多觀點資訊進到台灣。

「語言霸權被突破之後,剩下我們自己有沒有意識多方搜尋媒體來源,我做的事情就是幫大家去找去看。」敏迪說。

國際觀怎麼來?先選自己的主題

提到搜集資訊時要怎麼避免錯誤,敏迪覺得閱讀文章後的「分享」很重要,因為在她的經驗裡,其他網友評論,讓她知道什麼是正確資訊,也使她更能辨別什麼是內容農場。

「我一直以來看媒體的習慣就是三分信七分疑。」敏迪說,即使是頗具公信力的媒體文章,她一定會強迫自己站在對立角度來思考。

「我是故意唱反調,不然會容易被帶著走。」敏迪說,她總是喜歡提問,從小到大很想聽演講,她一定逼自己在演講最後舉手提問,「第一,我不喜歡別人說,亞洲人都不曉得舉手發問,第二,我很不喜歡空白,很不自在。」她補充。

如今一天近五萬人看她寫的選讀,近八萬人聽她的Podcast,「我一講歪我影響這麼多人,所以我更嚴謹看待這件事。」

敏迪用閱讀器APP選取題目來製作新聞選讀。(蔣金攝)

至於每日新聞的來源,每一天她會打開 Feedly 閱讀新聞選題,先從第一層純事實的「通訊社」開始找起。選定主題後,再從新聞媒體深入報導、社論分析,和自媒體的個人意見觀點,揉合出一篇精彩的敏迪選讀。

除了固定看新聞,敏迪其實是無時無刻在吸收知識。一般人吃午餐配電視劇,她都是配與歷史、國際相關的紀錄片。這樣的生活,看似沒有一刻放鬆,她直言,「我不敢,我怕被淘汰,這可以讓我變得更好,我也樂在其中。」

「因為我本身是非常樂觀的人,我就會覺得反正人生很漫長,我現在學習的東西,可能未來會用到。」她說。

她形容就像是練球,今天練習不只為明天的比賽,抱持著這樣心態去做各式各樣的學習,就不會有壓力,還能成為日後靈感來源。例如,當初寫孟晚舟的新聞,當中涉及ARM半導體設計公司產品的背景,因為她在2016年轉載科技新聞時有所研究,寫這個議題就不會太困難。

她建議,要累積知識,平時可以找一個主題,「讓自己在懂的時候開心」。不一定是硬的知識,主題可以是烹飪,可能是電競遊戲,讓「在休閒的時候也是有意識的吸收」,這樣就足夠了。

敏迪講起雙親有無盡有趣的回憶。(蔣金攝)

彙整資料後的知識輸出,這寫出每日的「選讀」的步驟,她笑稱是「黑盒子」作業。

她習慣看完二三十個瀏覽器分頁,邊看邊思考、邊看邊提問,試著找答案的同時,又會出現新的問題,將資訊塞滿腦袋,再解構重組,直接下筆。

這樣驚人的文字轉譯能力是從何而來呢?

不一樣的家庭 「多元」造就敏迪

敏迪的文字能力,和Podcast的語表能力,和她的成長背景有些關係。但她並不是出身書香門第,爸爸是堆高機工人,而她名義上的媽媽,也就是她的親姑姑,則是一名公務員。

她爸在她出生時是汽車業務,銷售能力很強,強到公司因此送他到法國旅遊。但她也形容爸爸是「飄撇的人」,因為離婚,辭掉工作、送出房子搶回孩子,帶著自己去南部投靠姑姑。

爸爸沈淪與三教九流場所,黑道經營的瓦斯行、電動遊樂場、地下賭場。她曾經在網上發一張照片,賭場裡用小吃攤木夾子夾著一碟又一碟的鈔票。「我爸是一個非常酷的人 ,」敏迪說,「爸爸教會我很多事,小時候用不到,長大才意識到待人處事的重要。」

唸地方高中要騎腳踏車去搭公車到學校,爸爸為了敏迪。每晚喝酒到半夜凌晨很茫的時候開車載她去搭車。

敏迪無時無刻都在吸收新知。(蔣金攝)

被稱作媽媽的姑姑,則是成績優秀的北一女畢業生,對敏迪視如己出,兩位哥哥共用電動玩具和電腦,她自己就有一台電動和一台電腦。

而且只要她想學的,姑姑都會出錢。以前姑姑為她請了英文老師,但強調不能上課內教材,要帶敏迪讀課外讀物。上清大後,姑姑還拿出一年的績效獎金,讓她出國遊學一個月。

曾有許多家長問敏迪,要怎麼把小孩教成你這樣,是不是要補習英文,她總回答,讓孩子自己成長、接觸越多家庭不會給的東西,可以長得很「多元」。

正如敏迪的流暢的文字裡融入鄉民梗、歌詞等幽默潤飾,那是小時當電視及電動兒童,和吸收許多別人不覺得是正規教育的資訊而來。

敏迪說,「我現在就是長得很多元,我才能夠用很接地氣的方式去講國際新聞。」單親又隔代教養下長大,她認為自己很幸運,沒感受委屈,也沒有因此學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