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前夕,編輯短暫造訪有雨都之稱的基隆。才一下客運,旋即被眼前平靜的海港折服,踏上悠閒的步伐,靜靜地觀察街景巷弄的人文、美食,再緩緩往基隆市政府的方面前進,與本次的專題受訪者見面。
林麗蟬,20 年前遠從柬埔寨嫁來台灣,曾獲 2013 年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而後被行政院提名為全台首位新住民不分區立委,現為基隆市政府綜合發展處處長。「其實,不管是來台灣生兒育女,或者從政倡議新住民議題,對我來說就像在坐雲霄飛車,來不及害怕就落地了。」只見她不疾不徐地,娓娓道來一路上的點點滴滴。
雙十年華遠嫁台灣,啟動未曾想過的人生視野
「那時的我像張白紙,矇矇懂懂就嫁來台灣了。」在早期東方社會,所有決定皆是聽從父母安排,當時年僅 20 歲的林麗蟬,兩個小時內就訂定終生大事,而後與先生回到彰化花壇,開始她的新住民生活。
由於過往大家對外籍配偶的認識,多半來自鄉里間的口耳相傳,加上媒人助攻的巧妙話術,使她們被貼上「商品化」的標籤,負面歧視變得難以修正。「歲月的點滴太多了,無法用三言兩語道盡,但那時也聽不太懂中文,或許也是一種幸運吧。」林麗蟬平淡地說。如同所有新住民,對於語言、文化、習慣、環境都得靠時間熟悉,她選擇以柔性的互動方式,用心熟悉周遭一切,當越能表達自己,溝通就會越順暢,慢慢減少不必要的誤會。〈延伸閱讀:「成為台灣人,讓我陪你們!」新住民家庭成長協會以助人初衷為本,促進社會包容與共融〉
深入社區關懷需求,勇於站出為族群代表發聲
隨著兩個孩子出生,她也踏出家門接觸社會,先是進入科大美容系取得相關證照,而後考取暨南大學非營利組織管理碩士,以及東南亞學系博士。因求學路上,看到許多姐妹曾經歷、甚至正處於困境,並和同學組成志工團深入社區、加入協會,積極幫助同樣身份的離鄉人。
這份努力在 2013 年被社會看見,讓林麗蟬獲選十大傑出青年,接著行政院亦提拔她為不分區立委,陸續擔任高雄市政府顧問、新住民事務專案辦公室執行長,再到現任的基隆市綜合發展處服務。
「一開始不覺得自己在做的事是『政治』,純粹想解決新住民的問題。」近 10 年從基層走上檯面,經手無數個案,無論是家庭關係、新二代養成、地方資源整合,或者倡議相關律法的修訂、針對特殊族群的福利爭取等等,任何新住民的真實需求,她都視為志業般努力不懈。〈延伸閱讀:廣播金鐘得主丁安妮:「如果我沒去認識這個社會,社會不會認識我們」〉
翻轉標籤!我們是新住民,是這塊土地的一份子
然而,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抑或是舊有的觀念,仍然對新住民有難以抹滅的誤解,就好像「外勞」、「越配」等稱謂明明是很中性的,卻還是存在著既定標籤,不友善的言詞或不認同的眼光。
「那些標籤要撕掉、淡化太難了,所以我們要做的是翻轉標籤!」林麗蟬強調,類似傳教的概念訴之優勢:新住民有優渥的語言能力、高連結的人脈網絡,是國家未來南向政策的重要種子;新住民的孩子不會發展遲緩、更不會拖垮、連累其他同學......諸如此類的宣導、倡議,用溫柔堅定的態度,渴望翻轉大眾對新住民的印象。
台灣的味道——隨著時間溫暖,進而回甘的滋味
專訪接近尾聲,林麗蟬特別拿出上個月兒子到故鄉柬埔寨旅遊帶回來的棕櫚糖與我們分享,她回憶著說:「我人生的前 20 年,在柬埔寨度過快樂的童年時光;而後面的 20 年,我來到台灣成為新住民,台灣環境給我廣大的視野,給了我從未想過的目標。」甜而不膩的香味溶解於茶中,那是她對家鄉的愛,以及數不盡的情感羈絆。〈延伸閱讀:北影最佳紀錄片《阿紫》:真實紀錄外籍配偶的悲歌,刻劃社會邊緣人的掙扎〉
那麼,如果用一種食物形容台灣,她會想到什麼呢?「應該是茶或咖啡吧!」林麗蟬形容,台灣是個美麗的地方,即便一開始入口的味道苦澀、刺鼻,但深入品味後會回甘,配合不同的水溫或沖泡方式,便能成就多元豐富的風味,這就是她對台灣的溫暖詮釋。
隨著時代變化與社會轉型,我們也逐漸敞開心胸,放寬視野、建立包容,只是政策往往走得比較慢,需要靠倡議不斷提升與修正。「關心新住民,並非只是在節日慶典穿穿國服、吃吃美食、拍拍照,而是真實了解他們需要的是什麼!」林麗蟬期待未來有更多可能,擁有更便民、健全的政策制度,讓新住民在成為台灣人路上,得以平穩順遂。
主圖&內文圖片來源: 我是新移民林麗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