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開放外籍勞工來台的那個年代,父親工作的公司也引進了不少來自泰國的勞工,雖然中文說得零零落落,但熱情的性子連少話的父親也與他們熟稔起來,甚至在吃晚飯時,常常會分享他跟要好泰勞們發生的趣事,也講起他們的些許故事。那時,聽得津津有味,卻不知其背後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無奈與辛酸。

全球化的時代,人們為了追求更好的未來,跨國工作、求學或是與不同國家的人結婚,早已屢見不鮮。不過,與原生文化不同的社會樣貌、不友善的偏見,使得「想像中的天堂」成了另一段磨難的日子,更陷入了「我是誰」的窘境。而《西貢小子》透過越南籍母親阮氏好與新二代兒子少寬的台灣生活歷程,讓我們看見新住民無比掙扎的內心世界。

多點友善、少些偏見,尊重並接納差異

圖片來源:Pexels @DS stories
圖片來源:Pexels @DS stories

「誤會的發生,也就是故事產生的開端。」作者張友漁在創作《西貢小子》時,曾到越南鄉下進行文化觀察,在人生地不熟的異鄉,感受到因語言不通,無法正確傳達意思而被誤解的無助與苦悶。人們無法溝通時,對於臉上的表情與肢體動作會特別敏感,用「我以為」猜測對方的意思而造成誤解。

《西貢小子》從母與子的角度交錯書寫兩人對生活的觀察與想法,並將「誤解」融入其中,更藉由不同角色的交流,逐漸明白在差異中找到自我認同。書中讓人深刻感受到新住民在適應上的痛苦與無奈,更提醒著我們要學會「將心比心」,不要因國籍、外表膚色、語言口音等等而做出有意或無意的歧視行為。〈延伸閱讀:《我的小寶貝:一個越南媽媽的心情故事》用愛去接納共生在這片土地的新住民們〉

不一樣又怎樣,「自我認同」是走向未來的重要關鍵

圖片來源:Pexels @Adil
圖片來源:Pexels @Adil

社會總會有所謂「標準」存在,不符合的人們往往會被貼上標籤,但「差異」帶來的多元價值,就像《西貢小子》的每個角色都是獨一無二的,患有小兒麻痺國寶級修錶高手的爸爸、開二手書店堅持寫作的眼鏡仔、想成為修鞋高手的阿福等,他們都如同書中提到的,「選擇一種行業然後盡全力的成為這一行的頂尖高手,這樣也算是稱霸武林。」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走著的那條路。〈延伸閱讀:從中文一竅不通,到成為廣播金鐘主持人,來自印尼的她在異鄉闖出一片天!〉

當然主角少寬也從不被理解的憤怒,過程中的迷惘,直到最後因自己會越南語而意外救助他人,藉此感知到「自我認同」的重要性,不再被「我是誰」所困擾。〈延伸閱讀:《徘徊年代》:夢想葬在現實之前的外配困境,立下台灣新住民電影的里程碑〉

「森林裡的樹不會去抱怨身邊那棵和自己不同種類的樹,這樣才能創造多元又美麗的森林。」《西貢小子》讓我們明白若是學會以多元視角看世界,尊重來自不同文化的彼此,那就會更靠近幸福一點點。

圖片來源:親子天下
圖片來源:親子天下

主圖來源:Pexels @Pavel Danilyuk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