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療育的興起源於二次世界大戰,不論戰爭輸贏是何方,戰場上殘酷與血淋淋的傷亡帶來難以平撫的傷痛,然而,當時的心理治療、藥物其實有限,浸淫藝術圈多年,擁有豐厚的國際策展經歷的台灣待用課程協會共同創辦人陳欣婷說,甚至要透過心理諮商反反覆覆揭開痛點、如同結痂的瘡疤一次又一次被撕開,對深受創傷的人而言,反而是好幾度的傷害,因此,才進而衍伸出新的方式──藝術療育。

透過繪畫、音樂、舞蹈 幫助患者和自己對話、度過創傷

圖片來源:Pexels @pixmike
圖片來源:Pexels @pixmike

藝術療育可概分為兩大類,一是表達藝術方面,囊括音樂、戲劇、舞蹈;另一則是視覺藝術,包含繪畫、手作或以各種藝術媒材的創作。陳欣婷表示,二戰時會興起這類新興的療育方式,是因為有精神疾病或曾受嚴重創傷的人,難以用口語確切表達自己內心的處境,「先用音樂放鬆身心,或用繪畫作為象徵性的轉移,進行情緒的宣洩,而舞蹈療育,也是一開始先以陪伴為主,進而達到放鬆的效果,幫助對方和自己的身體對話,學會如何看待創傷、或陪伴他們度過創傷。」

她提到,「其實在古代,巫師跳的舞,也是一種藝術療育,是一種和上帝溝通、和人民溝通的方式,巫師如同神明與人民之間的橋樑,只是在那個時代裡,不稱作舞蹈療育,那是隱晦不顯的,但目的皆是為了讓人民安心、療癒身心。」十多年前,本身也具有深厚舞蹈底子陳欣婷,對藝術療育燃起興趣,因此曾赴英國三一拉邦音樂及舞蹈學院進修藝術療育的課程,返國後前往醫院照顧青少年精障者,進行藝術、音樂、舞蹈等療育,把課程中學到的理論,實際運用於患者身上,並印證理論是正確的。〈延伸閱讀:從女孩走向女人,用一支畫筆繪製夢想!Flight School Studio 概念藝術家 Ruby Wang:「在有生之年,還想說更多故事。」〉

精障者無意間一席話 成了她人生中的關鍵點

圖片來源:Pexels @cottonbro
圖片來源:Pexels @cottonbro

然而,實際進到了場域,卻沒有想像中簡單,陳欣婷說,青少年精神病患有幻聽、思覺失調、重度自閉症等狀態,「一開始,我每天都好挫折,因為有人尖叫、大哭、撞牆,當時我年紀還很輕,只是個小助理,無法一一安撫,場面簡直不可控,一度認為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很想放棄。」

但某一天,她在課堂間去如廁,恰好課堂的學生(化名:小珍)也想如廁,在廁間碰上的兩人,陳欣婷基於身為老師的責任,便和小珍打招呼:「哈囉,小珍!妳也來上廁所呀」

意想不到的,是小珍的回應:

「欣婷,如果在這世界上每一個人跟你打招呼、你都要回應的話,活著未免也太累了。」

那一刻,精障者小珍的一番話,頓時療癒了想放棄一切的陳欣婷。

這正是教學相長的最佳證明,她告訴自己要專心發揮專業,和患者們一起成長:「我決定留下來,而且一待就是七年。」

透過藝術 從放鬆開始、再象徵性地轉移表達內心深處的傷

圖片來源:Pexels @Pavel Danilyuk
圖片來源:Pexels @Pavel Danilyuk

青少年精障者療育課程中,第一,先透過舞蹈或繪畫方式等,讓他們放鬆身心,第二,陪伴他們運動,陳欣婷表示,「因為他們是病人,需服用藥物,比較常出現嗜睡的情形,身體也很僵硬,透過舞蹈讓他們認識自己的肢體,漸漸地透過肢體來溝通他們的情緒、表達想法。」〈延伸閱讀:「我想透過藝術,讓人感到幸福。」旅日畫家 Viga 用溫暖童趣筆觸繪成生活點滴,療癒你我的心〉

一段時間後,陳欣婷發現療育精障者有四大重點、特點:第一:是從療育中獲得彼此的信任,患者願意把心底的事情說出來,一起合作解決問題;第二:患者動機很強,無論居住地在哪,總是不遠千里而來接受療育;第三:設計課程作為回家作業,讓患者回去和親愛的家人互動。點醒陳欣婷的小珍,也因此被療癒了!小珍的奶奶曾高興地說:小珍回家後,學會幫奶奶按摩。第四,在療育課程的尾聲,進行小小的成果表演,真正學習如何和別人溝通。〈延伸閱讀:與其不斷焦慮,不如挺身勇敢!插畫家 Angel Chang 化不安為力量,用視覺創作傳遞真實與感受〉

那七年的經驗裡,帶給陳欣婷更深刻的感受,從小到大,我們被教導順應社會的制度與文化標準,我們認為在體制下循規蹈矩的人,才是正常的人,但在精障者的反饋中,相較亞州人習以為常的禮貌、鄉愿,小珍的直心坦白與善良,卻成了陳欣婷那段經歷中的關鍵點,陳欣婷坦言,在那七年裡,從患者身上學到很多,大家應該要對跳脫對精障者的偏見,也應該回過頭來思考,是不是無意之間,我們都被社會文化體制下的框架、規範給限制心靈了?

主圖來源:xFrame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