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 2020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憂鬱症列為世界第 2 大疾病。有研究顯示,女性患憂鬱的機率比男性高兩倍。這可能是基於男女的大腦結構有所不同,女性負責掌管情緒中樞的杏仁核運作功能較弱,因此容易出現焦慮、憂慮等負面情緒。加上女性又生理期、會懷孕、更年期症狀亦明顯。所謂的「經期憂鬱症」、「產後憂鬱症」、「更年期憂鬱症」都是女性獨有的。
生育年齡的女性,高達 85% 感到經期相關不適症狀,例如:經痛、頭痛、腰痛、失眠、經前症候群等,均會影響情緒。約有半數的婦女,在產後 1 至 2 天之內,情緒會非常不穩,出現巨變,主要包括突然哭泣、激動等。
而更年期的女性,更是容易罹患憂鬱症的高危險族群。熱潮紅、頻頻出汗、煩躁、失眠等生理狀態不適,會導致情緒低落。三分之一首次出現憂鬱症狀的主因就是女性荷爾蒙動情激素出現劇烈變化,影響調節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的分泌所致。
焦慮症裡面也覆蓋了其他情緒疾病,例如:強迫症(OCD)。一般人對強迫症的認知停留於「手明明已經很乾淨了,還不斷洗,停不了」,或者是「出門前要檢查大門是否鎖好上百次」。沒錯,這是最典型,最為人熟悉的強迫行為。可是你又有聽過它的家庭成員 「強迫思想」嗎?
憂鬱症症狀︳21 歲強迫症女生的剖析

《01 女生》記者訪問了一位曾患有憂鬱症的女生「S 小姐」,S 小姐是一名強迫症(OCD)患者。2019 年 7 月 1 日,她腦海裡突然萌生了一個奇怪的想法。從那天起,她每天都浮現同一個想法。那時候她想,可能是因為放榜導致精神壓力大吧?但是這個想法跟學業又完全扯不上關係。久而久之,S 小姐開始出現焦慮和抑鬱,每一天都飽受著失眠的煎熬,哭著嘗試入睡,不斷交替,日復日。後來她透過社工轉介,於同年 9 月初次接觸精神科醫生,並被診斷為強迫症和憂鬱。
你可能會想,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想法,會讓她那麼困擾呢?S 小姐是一個不菸不酒,不折不扣的乖乖女。可惜天意弄人,強迫思想偏偏不斷逼她幻想一些她最厭惡的行為 - 抽菸。討厭菸味的她開始害怕自己會走去超商買菸。很矛盾地,她身邊的朋友家人都沒有抽菸的習慣,自己明明也很討厭,她抓破頭也還是想不到任何讓她萌生這個想法的原因,但就是好像有種衝動去嘗試,每天就落在懷疑自己與自責的輪迴當中。後來發現,這原來是「侵入性思考」。
看到這裏,大家可能還是感受不到,這是多麼讓人困擾的事。但是當你真的代入這位乖女生的處境,每天刷牙的時候,想起的都是「菸」,就因為她曾經在上網看過有薄荷味的菸,她甚至會在口袋裡面試圖找發票,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去過超商買菸,所以才會有那張收據。其實她心裡很清楚自己沒有去過,但依然會懷疑,所以她每每收到發票都會立刻把它扔掉。而上述這些,也只是冰山一角。那些強迫思想會突然出現,停留好久,揮之不去。
憂鬱症治療方法

S 小姐表示,現時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兩種。首先,是依靠藥物的幫助。根據現階段臨床心理學家的研究顯示,大部分強迫症都是突如其來的,發病原因不明,有可能是受到某種衝擊,或者遺傳性血清素不足所致。
第二種方法,是認知行為治療。患者必須定期與臨床心理學家會面,透過對話去了解患者內心的恐懼,從而對症下藥。臨床心理學家會教導患者如何理性分析,以及怎樣與負面情緒共存,並且開始做一些練習,例如:S 小姐會每天看一張菸的相片,慢慢地面對與克服自己的恐懼。甚至嘗試買一包菸,然後放在眼前,觀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緒。
憂鬱症治療方法︳維持快樂的法則

找可信的人傾訴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但必須先確定他們都是有耐性地聆聽分享,而且真心想了解。不然只會為患者帶來二次傷害,感受到不被明白和尊重,弄巧成拙。患者亦需要學會分散自己注意力。強迫症就好像惡霸一樣,你給他甜頭,或者強烈反抗,沒錯它是會短暫離開。但是不一會兒,他又會在來,還要求得更多。所以,情緒來襲的時候,不用和它抗衡,只要等待,熬過了就好,因為每一個情緒和想法都會隨着時間而過的。
現在 S 小姐已經踏入康復階段,為了讓更多人真正認識強迫症,她自發開啟了有關於強迫症的 IG 專頁,不定時更新一些鼓勵的句子,以及個人和名人鮮為人知的有趣經歷。其實,患上憂鬱雖然痛苦,卻是一種意志的磨練,只要把它克服,你會發現自己又更上一層樓了。如果你正在受情緒問題困擾,千萬不要覺得這是讓人難以啟齒的事,更不要諱疾忌醫。因為每 50 個人,就有一個出現憂鬱症狀,這可以發生在任何人,任何年齡層上。最後,希望這個勵志的小故事,會成為你一天的精神糧食和祝福。
主圖來源:Pexels @Liza Summer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