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醣不代表只能吃無味的水煮餐,只要選對食物就能大大降低身體負擔。」營養師沈宛徵指出,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8 歲以上台灣成年人就有四分之一處於糖尿病前期,再加上過重或肥胖率已達半數以上,控醣早已不是糖友或銀髮族專利,而是全民都該留意的生活課題。

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就是主食,米飯、麵包、炸物等,都會在短時間內讓血糖急速上升,不知不覺造成胰島素負擔。許多外食族的午餐,也習慣選擇便當或炒麵,雖然方便卻隱藏高醣陷阱,往往在餐後兩小時內就讓血糖飆升。營養師建議,想要降低風險,可以掌握「控醣三大原則」。第一,挑選低 GI 主食,讓血糖上升得較為緩和;第二,確保每餐都有足夠的蛋白質,維持肌肉量也延緩飢餓感;第三,蔬菜攝取要足夠,尤其是富含纖維的深綠色蔬菜,有助穩定血糖曲線。

營養師也分享近年來,市場上出現針對控醣需求設計的主食選擇,日日好食「好控麵」就是將營養學原則融入日常餐桌的代表。一碗「好控麵」提供等同於一片雞胸肉的蛋白質,以及相當於三份高麗菜的纖維量,再加上經過連續葡萄糖監測系統(CGM)實驗數據,顯示能減緩血糖波動。她強調,這樣的機能設計,打破「吃麵等於爆血糖」的迷思。網友也一片大讚「外食族再也不用在速食與清淡飲食間痛苦掙扎」、「靠這碗麵就能安心嗑主食」、「根本無痛控醣神器!」

控醣不是禁食,而是替換選擇!無論是上班族、健身族,還是需要特別留意飲食的銀髮族,若能將精緻澱粉換成像「好控麵」,連續葡萄糖監測系統(CGM)實驗數據的低 GI 選擇,再搭配適量蛋白質與蔬菜,不僅血糖曲線更平穩,也兼顧營養,還能避免餐後飢餓太快來襲。營養師特別提醒,控醣最忌諱的就是因為過度壓抑飲食,導致心理壓力與營養失衡,很難長期維持。只要能把握飲食原則,再善用市場上美味又健康的主食選擇,控醣就不再是難以實踐的目標,而能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