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貿情勢面臨巨大轉變,尤其美國近期公布的新關稅政策,對各國供應鏈帶來深遠影響,台灣的生技醫療產業亦無法置身事外。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生策會)5/9 舉辦「2025 生策年會」,產官學研各界領袖齊聚,共同探討如何應對挑戰、把握契機,持續在全球健康照護領域扮演關鍵角色。

總統賴清德:生醫產業必能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

總統賴清德於年會致詞時指出,臺灣擁有完整的健保巨量資料庫、頂尖的醫療水平及高科技實力,在全球進入 AI 科技時代的關鍵時刻,應積極推動跨域整合,將這些優勢轉化為強大的產業動能。他強調,政府已推動多項健康政策,包括提高重要癌症篩檢率、設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推動三高防治 888 計畫、全民心理健康韌性計畫、大幅增加健保總額,以及推動五年 489 億元的「健康臺灣深耕計畫」等,皆已展現初步成果。總統也期許未來持續與醫界、產業界緊密合作,透過法規環境調整、放寬募資投資限制、完備生技園區聚落、強化人才培育與場域試驗,讓生醫產業不僅能立足台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必定能成為另一座耀眼的「護國神山」。

臺灣生醫產業創新實力堅強!具國際競爭力

生策會會長翁啟惠表示,近年來生策會積極扮演平臺角色,大力推動資通訊產業與大健康產業的跨界整合。(圖片來源/生策會) 
生策會會長翁啟惠表示,近年來生策會積極扮演平臺角色,大力推動資通訊產業與大健康產業的跨界整合。(圖片來源/生策會) 

生策會會長翁啟惠在會中提及,近年來生策會積極扮演平台角色,大力推動資通訊(ICT)產業與大健康產業的跨界整合,並全力響應政府「健康臺灣」政策,期望透過國際合作與布局,善用臺灣先進 AI 技術,應用於生醫創新與發展,讓臺灣的大健康產業成為支撐國家經濟發展的另一重要基礎。根據生策會整理的《2024 醫療健康產業年度報告》顯示,在國際表現上,臺灣的全球健康指數獲 CEOWORLD、Numbeo 評比奪冠;研發進展方面,臺灣在全球生醫專利布局共獲准 1,869 件專利家族,生技新藥取得4張國際藥證、5 項進入臨床三期,高風險醫材與智慧醫材也分別取得 28 張及 21 張國際上市許可證,充分展現出台灣的生醫創新實力與國際競爭力,成為面對外部挑戰時的關鍵。

經濟部長郭智輝:生醫產業影響應不會很大

經濟部部長郭智輝於年會專題演講,深入剖析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的潛在影響與發展方向。(圖片來源/生策會)  
經濟部部長郭智輝於年會專題演講,深入剖析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的潛在影響與發展方向。(圖片來源/生策會)  

因應美國新關稅政策,經濟部部長郭智輝於會中專題演講,深入剖析臺灣生技醫療產業的潛在影響與發展方向。他指出,醫材領域可能面臨高達 32% 的關稅,目前還在暫緩 90 天期間,未來恐導致國內廠商成本墊高,競爭力下降;而藥品雖暫時宣告豁免,但國內製劑多屬學名藥,價格低廉且競爭激烈,僅少數廠商在美國擁有生產據點,若未來藥品關稅提升,將較難透過移轉產地來減輕衝擊。不過部長也補充說明,根據美英協議研判,新關稅政策對於臺灣等友好的民主國家,提供豁免或優惠待遇的可能性相對較高,影響應該不會很大。經濟部將持續透過支持產業轉型升級,鼓勵業者導入數位化、連續式等先進製程,藉由技術加值,開發高附加價值產品,同時協助穩定美國市場、強化在地供應鏈,並積極拓展日本、歐盟、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以多元策略應對國際變局。

此次生策年會以「承」為主題,在總統擘劃的「健康臺灣」藍圖指引之下,結合經濟部的具體產業政策支持,以及生策會等產業組織的積極推動,臺灣生醫產業正集結力量,共同應對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國際貿易情勢的挑戰。透過持續的跨域整合、技術創新與國際合作,可望在全球大健康產業中,扮演更關鍵、更具影響力的角色,朝向另一座「護國神山」的兆元產業目標穩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