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演員陳博正演技大放異彩,今年再以Netflix懸疑影集《模仿犯》一劇入圍戲劇節目男配角獎。得獎與入圍對他來說,是演技的被看見和被肯定,也是他離開演藝圈八年後再回歸的一種使命,「我不出來演,生命沒充分發揮!」
也許就是懷抱著「藝術家特質的理想主義」,驅使他為追求理想而努力,從30歲開始迄今、也將近40個年頭,「不可否認的,年輕時入行是因為要賺錢,那真的是動力,後來有了知名度、有積蓄後,一度萌生退意,也離開了八年,只是,當離開後再經過時間沉澱、思考,慢慢整理這些年在演藝圈的過往,有一種聲音告訴我『我幹這一行很適合!』,或許我需要演一些帶給人快樂的、感動的角色,讓自己的價值再被利用,也可以藉由角色演出,洗滌心靈,這應該才是我再回來對觀眾的貢獻。」
沉澱八年回歸影視圈 入戲全靠歷練
就這樣,陳博正再次回他熟悉的電視圈。戲劇作品的累積、劇中角色的堆疊,他的演技從生活中落實、進而被大家喜歡,如同他今年在入圍片中的角色,是宮廟中的主委、更是受害者的家屬,情緒在氣憤、無奈、淡然、放下中游移,他自認這是一部「最有挑戰」的戲:「情緒很重,內心很複雜,接近對生死看淡、但又看不淡,在碰過時才知道情重,從頭到尾都是挑戰。」
陳博正在《模仿犯》中精湛演技,讓他入圍金鐘戲劇男配角獎項。(Netflix提供)
這麼重的情緒,陳博正在片場必需經常保持「痛苦」,隨時等導演喊上場時能一舉釋放演技,這也就是所謂的「入戲」,而這功力是需要時間歷練的,「我自然入戲、幾乎可以隨時喊上,等導演喊卡,我又馬上回到真實生活,我想這是長期職業本能的訓練,在收與放之間可以游刃有餘。」硬底子演員的真功夫,在此顯露卻又很內斂的不慍不火。
拿過兩次金鐘獎男配角獎項的陳博正,對於再入圍,謙稱:「平常心,可能有年紀了,心情比較平靜。」但還是忍不住喜悅,「還是很有感覺,欣慰被肯定。」當然,拍「模仿犯」除了讓他入圍金鐘獎的殊榮外,他說:「我很少看自己的戲,這部戲我很重視,我難得全程看自己拍的戲,想看看自己的表現。」
也在看戲的過程中,看到一些新生代小朋友的表現,「他們是誰?我真不知道,看了戲才知道是誰,真的驚為天人!」至於自己能否拿下第三座男配角獎陳博正笑說:「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每個角色都不一樣,得獎要靠點運氣吧!」也看好同劇的庹宗華,「他在生活,不是在演戲,真,才動人。」
用直覺出演 佛經給的啟悟
陳博正演什麼、像什麼,活脫脫各種類型人物的神韻,他所憑藉的絕活,就是「直覺」。他在年輕時會去想像、觀察人物,來為演出加分,隨著年紀的增長,突然發現「我們的心,藏了很多無限的可能性」,如同你要拍殺人犯,你根本不可能要去殺人;要拍董事長,卻沒當過董事長。
「只要真實誠懇的心,不用想像或模仿,用直覺,就會自然且真實。」每一次的接演,陳博正都以此為本,激發出無限的創造力,而這樣的領悟,源自他看了佛經後的啟示。
陳博正將人生閱歷和研讀佛經後的心得寫成書,和大家分享。(陳博正提供)
「有次看到佛經的文字,突然流淚,發現自己的心變大,觸碰到內心深處的某個角落,頓時間把陰暗的地方照清楚,也彷彿和過去的生生世世有著某種程度的連結。」陳博正認為也許就是這次的頓悟,改變了他的演技,不再用有限的表現方式呈現,而是無限的、自然的、游刃有餘的,且越演越輕鬆。
認清當下的角色 在每個舞台都好好玩
演技需要舞台的歷練,更需要慧根,陳博正的戲,不論是甘草人物、諧星角色,他總恰如其分的拿捏得宜,在他心中,「如果男主角是一棵主幹,所有配角都是他的枝葉,配角和主角搭上很多場景的戲,完成一棵完整的樹」,認清角色、認清職責,在烘托「紅花」前以最美麗的綠葉展現。
然而,男配角是導演或製作人設定的,對自己來說,每一場戲自己都是「男主角」:「當戲份走到我的部分時,我就是當下的主角;每一部分都要做好,才能成就一部好的作品。」
陳博正草根性強,演活甘草人物角色。(陳博正提供)
樂觀、開朗、笑容,陳博正用天份揮灑他的演藝才華,他演戲、也主持綜藝節目,面對兩種不同的舞台,「主持綜藝節目,可以當自己,愛怎麼玩就怎麼玩;戲劇演出,是導演、製作人、編劇賦予你的角色,在演戲的過程中去經歷另一種人生,也在演出的同時彷彿自己也曾經歷過這角色,有那麼一點似曾相識的熟悉感。」這兩大領域之於他,他都樂在其中,「用我現在的年紀、心態、心智去看戲劇、綜藝或這個世界,真的都會覺得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