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參加過公司的教育訓練嗎?為何公司總是安排員工不需要的課程?對於學習,到底企業內訓和坊間的公開班課程有何差別?

價值何在?別讓培訓成為困擾

在這個不斷進步的競爭環境中,要想跟上市場腳步,員工的培訓與發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關鍵。而驅動整個企業持續前進的核心就是「人才」,人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產,而每家企業針對人才培訓都有負責的部門規劃。然而,我們時常聽聞員工對於企業培訓的體驗不如預期,認為公司所舉辦的訓練普遍與自身職務無關聯;而對於企業主來說,花了大筆培訓費用投資員工,反而成效微乎其微,到最後決定不再安排內訓。即使有些企業持續推動員工學習,但也是提供部門預算,讓員工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公開班課程,對於後續的成效追蹤則交由部門主管各自評估,基本上不會干涉太多。但公開班的課程真的能幫助員工活用在職務上嗎?為何許多企業的內訓無法得到預期效果?

培訓重質不重量,找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圖片來源:freepik)

為何內訓流於形式?淺談規劃盲點

所謂的企業內訓,就是請專業講師針對該企業的授課部門特別設計的課程內容,過程中除了讓企業接觸不同業界講師的思考觀點,藉此審視並調整企業執行狀況,同時也能透過課程激發員工突破框架、提升工作成效。例如谷歌(Google)、惠普(HP)、華為(Huawei)、賽門鐵克(Symantec)等知名企業就非常重視內部員工的教育訓練,培訓類別囊括專業技能、主管領導力、職業發展等面向的主題課程。但為何坊間許多企業所安排的內訓常得不到效果、員工無法學以致用呢?其主要原因分為以下四點:

    一場好的內訓需清楚知道授課人員的學習背景、組織部門、授課主管/員工占比、學習目的與目標、成效追蹤、實際案例分析等。並讓所有參與學員能感受到「這個課程是必要的」,這才是企業規劃內訓最重要的目的。

    錢花在刀口上,企業內訓推薦要點

    好的企業內訓需要具備這四個特點:(1)幫助企業提高員工工作能力和職業素質,提升核心競爭力;(2)增強企業文化建設,讓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與行為準則貫穿到每一位員工;(3)增強員工的自我認知與管理能力,促進個人職業發展和成長;(4)加強企業與員工間的溝通,提升企業文化和團隊合作精神。

    然而,要找尋適合的內訓單位很困難,由於坊間負責企業內訓的顧問公司或培訓機構可能會直接提供制式有限的菜單挑選,若企業窗口無法判斷該規格是否符合企業的學習目標,就可能再一次失去團隊真正成長的機會。因此,企業內訓推薦的做法會傾向直接找對的業界講師輔導企業,方式包含購買顧問方案或是以單場企業內訓進行,才能快速達到學習效益。

    企業內訓推薦找對的業師輔導,以快速提升學習效益。(圖片來源:freepik)

    ◎ 想了解更多專業課程嗎?歡迎加入:

    04/22《流量成本高漲的時代:消費者行為分析與體驗旅程設計》

    09/09《360品牌系統 實戰專班》

    ◎ 想了解更多企業內訓Know-how嗎?歡迎加入 凱爺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