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個四面環海的小島,擁有美麗的海洋生態,但曾幾何時海裡的廢棄物已多到造成海洋生物的危險。海龜鼻孔被吸管插入、虎鯨肚子裡全都是垃圾,這些層出不窮的事件終於使大家開始留意到海洋廢棄物的嚴重性,紛紛發起減塑環保的行動。
但你知道嗎?海廢可不只有垃圾、塑膠而已。投入環境保護行動已經多年的澎湖在地藝術家吳成夫(小花)分享,澎湖是海廢的重災戶,海廢的種類數也數不清,各種能想到、想不到的東西都可能出現在海洋中,就連冰箱、沙發、馬桶蓋也不無可能。
海廢不是淨灘就好,你所不知的海廢問題
海廢問題有多嚴重,生長在澎湖群島的小花最清楚。他回憶二十年前自己曾連續三年都在同一地點淨灘,但海廢永遠沒有撿完的那一天,海水潮汐來回一趟,跟隨著季風、海流與颱風,各式各樣的海廢又再度被沖刷上岸:「我每天都可以撿大概 10 袋到 20 袋黑色的大垃圾袋,那時候我就意識到淨灘是一個非常消極的環境行動,沒有辦法解決任何海洋問題。」
小花進一步解釋,海廢議題之所以麻煩,不僅是龐大的垃圾與廢棄物,還包含難以分解的漁業廢棄物。過去,他曾拜訪過數間垃圾回收處理廠,發現海廢裡面的浮球、浮標其實是「很髒」的,為了讓這些工具長時間耐久使用,在製作時經常添加許多重金屬化學物質,以防止經太陽曬後或被海水腐蝕。換言之,這些海廢無法回收也不能焚燒,就算淨灘撿拾起來也只能堆置,「那怎麼辦?」「還是得要處理啊!」小花自問自答。
創作大型海廢地景藝術,讓議題有機會被看見
「海廢地景藝術」是小花想出的解套方案。親身參與荒野保護協會、投入大大小小的環境教育活動,小花明白環境行動僅憑一人的力量是不夠的。且與其消極淨灘,更重要的是發現環境問題,從源頭開始減塑、減廢才是積極應對之道。
海廢地景藝術顧名思義為使用海洋廢棄物創作的藝術品,將大家看不上眼的廢棄垃圾做成讓人願意停留欣賞的藝術品,這種另類的反差感正是小花與夥伴想要達到的目的:「當你看到一個藝術品是垃圾做的時候,會有更多反思:為什麼這麼多垃圾、這個垃圾哪裡來、為什麼垃圾會出現在這裡。」從反思開始再落實行動,海廢自然會慢慢變少。
今年澎湖海廢地景藝術節來到第二年,小花受邀擔任活動策展人,他感性地說:「其實今年不是我的第一年、第二年,對我而言我是第七年、第八年在做這件事情」。從自掏腰包到公部門加入,小型創作到大型展品,每一步走來之於小花都是能量累積的過程,因為他深知儘管海廢創作不容易,但於普羅大眾來說卻不是太重視,想要有所成效實在很困難。〈延伸閱讀:結合永續與培力!蘆葦女力攜手中高齡女性再創人生歸屬,賦予咖啡麻布袋新生命〉
媲美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節,澎湖群島的海廢地景藝術節
故在這屆的藝術節,小花除了邀請眾藝術家在澎湖群島創作大型海廢地景藝術裝置外,也聯合在地業者共同推出日出獨木舟淨灘、免廢市集與海廢夕陽音樂會等活動,透過展品串聯澎湖群島的文化故事的同時,也吸引觀光人潮前往鮮為人知的秘境景點與一起關注海廢議題。
《舞,漁網》是本次澎湖海廢地景藝術節的策展主題,小花解釋,漁網是最可怕的海廢之一,從海裡打撈上來的漁網,是成千上萬海洋生物的生命終結者,只要被漁網纏上幾乎難逃一死。因此決定以此為題,運用親民的台語雙關「舞,漁網」(台語:有希望),想傳達:「『舞,漁網』(有魚網)在海裡就沒希望,但若將魚網撿拾上岸就『舞,漁網』(有希望)。」〈延伸閱讀: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 李韻儀:「這片土地告訴我,人可以活成流動的邊界。」〉
而小花也作為藝術家參與在這次展出的作品中,他總共動員了超過 1 萬人共同彩繪浮標創作。「我做這個作品背後的用意是:如果有 1 萬人願意參與做這件事情,那表示我影響到這麼多人,而這 1 萬人大部分是孩子,背後代表著 1 萬個家庭。」從原先想自己繪畫,到親自遊說大眾動員,小花坦言其實前者容易很多,但看到作品持續發酵,有越來越多人想要一同加入,這個作品的意義早已超越本身的數大壯觀。〈延伸閱讀:「我想透過藝術,讓人感到幸福。」旅日畫家 Viga 用溫暖童趣筆觸繪成生活點滴,療癒你我的心〉
觀光與生態不必二選一,換個方式探索菊島之美
作為觀光小島,有人潮勢必伴隨著垃圾,雖說限制澎湖的遊客數對海洋可能是最好的休息方式,但於居民而言沒有遊客就等於沒有收入,其實並不會讓現況變得更好。對此,小花這麼看:「來澎湖不一定要消費生態!」不去夜釣小管、不吃牡蠣吃到飽,也可以讓澎湖旅遊很好玩。
在這次藝術節中與當地業者溝通也是小花投入很多心血的部分,畢竟一次性的活動影響有限,不是藝術節之後就不需要愛護海洋。他期待有一天大家能更友善環境,讓整個澎湖朝向綠色生態旅遊的方式改變,創造遊客玩得盡興快樂、業主有收入得以永續經營、海洋也能乾淨美麗 的三贏局面!(如對海廢議題有興趣,也歡迎聯繫小花:跟著小花去旅行 )
【澎湖海廢地景藝術節活動資訊】
第二屆澎湖海廢地景藝術節從 2023 年 7 月開展,將一路展至 8 月 31 日,藝術品展出位置包含澎湖跨海大橋、七美雙心石滬與摩西分海等共計 5 處展區、9 件作品。其中主視覺是由台灣著名地景藝術家林舜龍老師使用了多達 20 台卡車的海廢所設計而成的互動展品,名為「方舟」。林舜龍老師特地將鯨魚嘴以「沙發」製成,讓民眾可以躺在裡頭互動拍照的同時,也隱喻著如果人類持續製造垃圾,終有一天會被吞噬。
《舞,漁網》
展出時間:2023/07/01-2023/08/31(展期結束後,僅部分展品會持續留在原地展出)
展出地點:北寮奎壁山、漁翁島遊客中心、員貝嶼環島步道、東昌營區、七美島雙心石滬
本文圖片來源:澎湖海廢地景藝術節 、跟著小花去旅行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