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一個故事,在我稍微改寫、匿名之後,我想分享給讀者。

T 是一個快 30 歲的男生,他的媽媽管得很嚴,他和朋友出門,只要晚上 8 點還沒有回家,就會瘋狂地打電話給他。

媽媽也會要他陪她去買菜、出去玩等等,甚至是出國玩。除此之外,讓 T 很困擾的還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媽媽想要找人聊天的時候,就會不斷打給他,也不管他忙不忙,就是希望他能夠接電話。

上面的這些內容,都讓 T 感到很困擾,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黏人的家人,缺乏的是安全感

圖片來源:《壞媽媽》劇照
圖片來源:《壞媽媽》劇照

為什麼他的媽媽會這個樣子呢?其實,他的媽媽是很缺乏安全感的。對媽媽來說,她很希望得到自己小孩的愛,需要有小孩來陪她,這樣才會有母子同心的感覺。

但是對孩子來說,這樣黏人的媽媽,其實是讓人很窒息的,常常也會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只能不斷地陪媽媽,安撫媽媽,進而失去自己的交友圈。

即使你拉開距離,你也沒有對不起媽媽

我覺得對 T 而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並沒有對不起媽媽。假如媽媽有情緒,T 接得住的話,那是可以陪伴媽媽的;但如果媽媽給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那麼或許需要的是拉開一些距離。

T 可以試著搬出去住,雖然這樣的決定比較激烈,不過或許可以拉開和媽媽的距離。但我覺得對 T 來說,他應該也有一些捨不得媽媽,因為他可以感覺得到媽媽需要他。

在這樣的情況下,或許可以跟媽媽談好界線,譬如每個禮拜的禮拜幾,可以陪媽媽講電話,但其他時間就應該讓媽媽獨立一個人,或是試著去參加一些課程、休閒娛樂等等,好讓自己能夠忘記要去黏 T 的這件事情。

當然,要做好界線的切割,T 真的得認清,陪伴媽媽不是自己的責任,T 還是可以和媽媽有所往來,只是關係不需要那麼緊密,還是可以有一些空間留給自己。

對我而言,一段關係是互動出來的,T 之所以會跟媽媽這麼緊密,除了媽媽的課題之外,T 本身也有一些課題要去處理。在這樣的過程中,T 也扮演了一些角色,讓媽媽有機會管到他、對他予取予求。

如果 T 不希望這樣被管的話,就得認清這一點,知道自己在這段關係中,或許也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試圖要去拯救媽媽的情緒。T 必須要明白,一段關係中,自己也有自己的責任在,需要好好的去面對內心離不開媽媽的自己,才有可能拉開和媽媽的距離。

主圖來源:《壞媽媽》劇照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