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與情緒,是生命中必然存在的反應,當溫度變低時,我們會感覺到寒冷,當被老闆或父母指責時,我們會感覺到害怕、生氣、羞愧、難過等等,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以薩提爾的冰山模式來看,我們的成長經驗,會形塑我們對於感受的觀點,譬如「我討厭自己哭」、「我不喜歡自己生氣」,而這些觀點,會進一步影響我們對於感受產生感受,例如「我對我的生氣感到很生氣,氣自己又生氣了」、「我對於我的哭泣感到很愧疚,因為我覺得男生不該哭泣」。
情感麻木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我們而存在
在眾多感受當中,有一種微妙的感受,叫做「麻木感」。之所以會有麻木感的產生,正是因為我們的大腦為了保護我們,必須把我們面對某件事情時,產生的第一個感受(或稱為初級情緒、原始情緒)隱藏起來,進而使用另一個感受(即次級情緒)來作替代。
譬如一個人在小時候,每次被責罵時,都會哭泣。但是哭泣卻會再次引來責罵:「你哭什麼哭?丟臉!」進而使得這個人隱藏了自己的哭泣,轉而用憤怒或麻木來做取代:「我才沒有哭!我才不會痛!」
有些人在失戀的時候,或是遭遇重大情緒挫折的時候,第一個感覺到的感受是「麻木」,他們可能會對此產生「懷疑」的感受,懷疑自己為什麼明明應該哭的,卻哭不出來。
這個哭不出來的情況,可能和我們的成長經驗有關。當然,這個成長經驗,不一定是童年經驗,也有可能是長大之後的經驗。
譬如我在一周內遭逢分手、母親猝死、實習被取消之後,我好幾年的時間,幾乎失去了哭泣的能力,因為那些事情造成的挫折,背後引來的焦慮、不安、恐懼、無助,掩蓋了我難過的情緒。〈延伸閱讀:別急著解決所有負面!讓情緒自由地流動,在獨處過程中療癒、修復內在〉
情感麻木不一定要被解決,除非你能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案
那麼,這樣的狀態,到底該怎麼解套呢?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是,它不一定要被解決。
一個人沒有辦法哭泣,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而佛洛伊德曾經說過,當我們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時,請不要把個案原先的防衛機轉給拿掉。
當然,如果你希望能更貼近自己的情緒,我有一些推薦的課程或是書籍,例如李崇建老師寫的《練心》一書,就能夠帶領我們更仔細地去辨識自己的情緒,是薩提爾系列很好的入門書;需要的話,找尋心理諮商師的協助,也是一條可以採取的道路。〈延伸閱讀:關係中總是處在負面情緒?覺察自己應對事件的情緒,是讓自己減少受傷的核心方法〉
如果要編輯推薦的話,我會推薦注重情緒焦點取向(EFT)的治療學派,或是薩提爾學派的治療師。不過目前的心理治療師,大多都會學習各個學派並綜合應用,每一個學派的治療師,都會在一定比重上關注情緒層面,因此實際去感受看看對方和你工作的感覺,或許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
要改變自己的情緒應對模式,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此我也得很誠實地說,我無法透過短短一篇文章,解決你所有情緒上的困擾。這條道路很漫長,但請別忘了,我們原先有的情緒隔離,是為了保護我們生存下去的方式。
例如過去的研究就有發現,在非洲等戰爭比較多的國家,他們逃避依附型的比例比較高,這就說明了我們的情緒冷漠,是為了保護我們而存在的,它的本質並不是一件壞事。〈延伸閱讀: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醫生說我可以去死沒關係》感謝今天也努力「活著」的自己〉
只是現在的你,也許已經不需要再用那樣的方式保護自己了,因此可能可以透過接受心理治療的方式,讓你能用新的應對模式,達到更能與人情感交流的目的。
主圖來源:《怪胎》劇照
作者粉絲團:貓心—龔佑霖
若有希望作者回覆的問題歡迎按此進入貓心信箱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