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理論的文章,在過去,我寫了很多。但對於焦慮型跟逃避型,到底要怎麼把各自的感情談好,我覺得有一些練習,是可以試試看的。
最近聽到網友跟我說,她是一個情緒當下會很想發洩出來的人,但她的前任是一個覺得她很幼稚,不應該發洩情緒的人。
聊了一下子之後,我可以感覺到她是比較偏向焦慮型的人,而對方則是偏向逃避型的人。
逃避型的人,冷靜完之後也該好好溝通
記得很久以前,曾經跟一個逃避型交往過。她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就會鬧失蹤,直到她覺得自己情緒比較好的時候,才會笑臉迎人的出現。
在我的觀察下,我發現逃避型似乎都會有這樣的傾向:討厭自己的負面情緒,也認為別人不該有負面情緒,所以討厭情緒差的自己,也討厭情緒差的別人。
但要我們維持沒有負面情緒,其實是不可能的。我覺得逃避型要練習的其實是,如何在負面情緒過去之後,試著跟對方談彼此衝突的地方。當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重點不在於有沒有負面情緒,而是在於願不願意談彼此的衝突。〈延伸閱讀:單方面的傾聽是為了被愛?感情不是付出了多少,而是有無互相滿足〉
逃避型的優點就在於,很能自己消化情緒,但正因為害怕別人觸碰到自己的黑暗面,因此讓人有一種難以靠近的感覺。
焦慮型的人,需要在情緒當下找方式減少衝動
焦慮型的人剛好相反。身為焦慮型的我,有時候會覺得,我在情緒當下不把情緒發洩出來,別人是不會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的。〈延伸閱讀:既然無法改變自身的焦慮,那就改變挑選伴侶的眼光吧!從依附類型找出適合的另一半〉
但有趣的地方就在於,發洩情緒這件事情,本身有可能讓對方接不住。誰能接受一個人一直對著自己罵呢?
我有一個學長,在女朋友生氣的時候,會做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去跑步」。他的女友之前很不解,為什麼她生氣了,他卻要去跑步呢?但他知道,在那個當下,溝通是沒有好處的,他需要讓自己冷靜,也要讓女友冷靜。所以他選擇了去跑步。
逃避型的人,擔心的通常是「負面情緒表達了,會破壞彼此的關係」,焦慮型的人,擔心的通常是「負面情緒不表達,彼此的關係不穩固」。〈延伸閱讀:對方不想與自己有親密舉動?彼此試著找出原因並討論解法,不然感情只會愈悶愈傷〉
但我覺得逃避型的人,依然可以保持著「情緒來了先一個人消化」的慣性,只要加上「消化完了之後,我們可以好好地談一談我剛剛怎麼了」這樣的做法就行了;至於焦慮型的人,依然可以保持著「情緒來了需要讓對方知道」的做法,只要加上「先減緩情緒的強度,讓對方不至於不知所措,才能更加地把焦點放在彼此如何好好討論處理方式」就好了。
焦慮型跟逃避型處理情緒的方式沒有對錯,重點是能不能找到讓別人更能接住我們的方式,以及願意承接我們的人。
主圖來源:Pinterest
作者粉絲團:貓心—龔佑霖
若有希望作者回覆的問題歡迎按此進入貓心信箱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