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疚是每個人多少都會有的情緒,特別是女生。因為心思細膩,很多事情常會往心裡去。
媽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或許孩子本身個性比較安靜,相對就不會太活潑,老師說她好像蠻孤僻的,不像其他孩子這麼愛嬉鬧,媽媽就會認為是不是自己哪個環節沒有照顧到孩子情緒造成的;但爸爸卻說,每個孩子個性不同,或許我們家孩子就是比較害羞內向的個性,由此就可看出爸爸跟媽媽的想法截然不同。
媽媽們放下情緒吧,孩子們都有自己的個性生成,不會完全是妳的責任!
1. 與內疚和平共處,感受它的存在
內疚感其實就跟喜怒哀樂一樣,是再平常不過的情緒,有時候我們卻過度解讀它,明明不完全屬於我們的責任,卻依然選擇一肩扛下,最後不小心還產生情緒勒索的狀況。
例如孩子的作業總是學不會,原因是他不喜歡該科目沒興趣學習,不是他真的學不會或聽不懂,但我們卻一直盡全力地逼他學會,總認為是自己沒教好孩子。
於是跟孩子說,我都是為妳好,這樣你才不會跟不上同學,孩子一下壓力上來,我們的全心全意成了孩子心中的負擔,都忘了人人各有所長,或許他其他科目表現相當優異。〈延伸閱讀:權威型教育綁不住孩子:當父母的認可成為一切,孩子便失去了自我價值〉
當我們感受到內疚時,只需好好釐清這是否完全是自己的問題。
如果我們思考後發現,其實老公也該為孩子的學習出一份責任,或是我們終於明白,孩子的學習就是如此,他就是不愛背書,他就是不喜歡數學,那不會完全是媽媽的責任。〈延伸閱讀:親子關係課題:每日保留 3 個與孩子培養親密感的時光,從小建立充滿信任的好感情!〉
2. 內疚是本能,好好善用其實是動力
其實內疚換個方式思考,也是一種幫助我們成長的養分,因為內疚我們開始反省,了解問題的所在,對於人情世故或是人際相處,都是相當有益的。
今天我們發現孩子總不愛學習,我們還經常叨唸:你就是不念書以後都找不到好工作,就是不念書以後都不知道可以做什麼,於是我們發現孩子不再開心,不太跟我們說話。
這時我們會內疚自己是不是不該數落孩子,應該陪著他學習,或是鼓勵他讓他成為有自信的人,這時的內疚就促成了我們反省的正向動力,不但改善孩子學習心態,也改善了親子相處。〈延伸閱讀:孩子發脾氣媽媽好委屈!承受孩子情緒的同時,也需要好好照顧自己〉
3. 放手讓孩子們自由生成原始的個性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個性跟成長,能夠讓孩子自由發展開心長大是最好的。
我們給孩子太多的束縛跟期望,是因為我們擔心孩子未來受傷時,自己內心會產生愧疚感,還是我們只是希望孩子按照我們的期望長大呢?
不管哪一種,孩子只有自由發展才會是最開心的,誰的人生沒有經歷過跌宕?孩子在未來的路上受挫折不會是家長的問題,也不需感到內疚,因們正需要這些挫折讓孩子們反思怎麼做會更好。
主圖來源:Pexels @cottonbro studio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媽媽經